品鉴一杯茶的故事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这是李白的切身感受
。。。。。
发现
持一杯茶,淡然于心,从容于表
优雅自在地生活
。
。
年9月23日,我从莫干山赶往武夷山,在那里举行我们第一款沏盏茶的发布和位置定位——十年陈的诞.拉普桑小种。
出发前得知,这两天正在举办武夷桐木村第二届斗茶大赛,正好赶上好日子。暗喜!
安排好酒店入住后,赶到我们的合伙人瑜坡的店面,开始品茶。
瑜坡不是武夷人,却已融入武夷;住在武夷市区,却不做岩茶,专心制作小种红茶多年,并投资桐木村江氏家族的茶业。瑜坡制作的金骏眉曾获得年福建南平茶业局举办的斗茶大赛上获得状元的荣誉称号。状元当然是头牌,唯一的,金质奖有若干名。每当我向茶客介绍他这荣耀时,他总是谦虚地回复:这是偶然、偶然而已!
参见品鉴会的还有另外一位合伙人金瑞,一位北方女生却一直待在武夷山,五六年来,专业从事茶叶品鉴。
今天品鉴的两款小种红茶,都是瑜坡自己制作的。第一款老枞野茶,来自桐木村江墩小队的铁树凹和蚂蚁凹拼配而成,喝完后品鉴师金瑞说,这款茶枞香高扬,花香清幽,蜜香、枞香及木质香交替呈现,混为一体,高级!这款茶后来得知参加了本届桐木村斗茶大赛,获得了金质奖。这次没选为沏盏茶的原因,只因是两个山头拼配的,虽然都是知名山场,但也不符合我们的选茶原则,故忍痛舍弃,等到来年我们分别做蚂蚁凹的和铁树凹的老枞野茶,再来隆重推向市场。
品鉴的第二款茶是百年老枞,来自桐木村江墩小队的野猪凹。刚品两口金瑞就大赞,品完后她说,这款小种红茶是她从业来第二次感受到这么独特的滋味,上一次在四年前,最大的特点山野气息特别强烈。
她给出的评语是:
条索,粗壮紧结乌润
汤色,橙黄明亮
香气,山场气息足野气突出,清幽
滋味,茶汤入口甘甜
枞味,木质味显
口感饱满,喉底回甘快,温润醇厚
叶底,匀整肥厚软亮
是一款上茶!
我问明天进桐木村时,能否爬完铁树凹后,再爬野猪凹,回复是爬野猪凹来回需要四五个小时,时间来不及。这次只好作罢,只爬铁树凹。
当时暗下决心,做完诞.拉普桑小种红茶后,就做这款来自野猪凹的百年老枞。
背景
一切自然,一切脱俗
一切入幽美邈远的意境去
。
。
素有世界红茶发源地的武夷山桐木村,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是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桐木村自然也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
正山小种主要以桐木村的江墩、庙湾自然村为中心产区,东至麻粟,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北至桐木关,方圆五十公里之内都为正山小种,除此之外,都称为外山小种。这里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桐木关,桐木关里面是福建桐木村,是正山小种,出了桐木关就是江西省,那只能是外山小种,虽然都属于武夷山脉,好多地方茶叶滋味口感也不差。
即使是桐木村内的正山小种的区别也很大,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之分,有桐木山上和平地之分,有桐木山高山低之分,有知名山凹和一般山溪路边之分。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海拔,其茶叶滋味也有明显的区别。
桐木村的小种红茶除了有传统烟熏的正山小种外,近年来也开发无烟正山小种、金骏眉、百年老枞,老枞野茶、大小赤甘等各类品种。
曾经风靡英国的贵族红茶就是通过桐木关的茶马古道走向世界的,当年所谓英国红茶其实就是传统烟熏型的桐木正山小种。直到后来英国人深入桐木,偷了技术品种,并把八位桐木的制茶师带到印度,从而开辟了东南亚种植红茶的历史。
探索
汗水浇灌的是
一颗只为好茶的心
。
。
没有真正上过山道的人,永远理解不了“难于上青天”是个什么概念。年11月4日上午十点,我和瑜坡、金瑞三人在江总的引领下开始爬野猪凹,这需要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车行颠簸,江总还带了把镰刀,说这座山也是熊出没的地方,时刻做好与熊之间的“生死决斗”。
刚开始半个小时路比较好走,不算什么,也就是到了蚂蚁凹后右转继续爬,那就几乎没有路了,更加难行,而且低洼不平,坡度较大,又带着湿滑,稍不留神,就容易跟土地来个亲密接触。就这样在几乎没有山路的情况下,我们徒步走了两个小时。
每年采茶季,真不敢想象茶农是怎么一担一担把茶青从野猪凹山上挑出来的,个中的艰辛,我们这些喝茶人,可能永远都无法体会。
沿途是大片深深浅浅的绿,山色、树木美得醉人。去野猪凹的这一路,可谓山路十八弯,道路崎岖,狭窄难行。但一路上最为惊喜的是,不断的看到兰花,有春兰,有冬兰,每看到一株,都想挖着带回去。一路上的兰的清香丝丝缕缕,记忆尤其深刻,把我们的产品命名为兰,正因如此。
野猪凹当然是有野猪的,好在和熊大、熊二,这次都没有见着,有惊无险。江总说,他以前在走这条路时还见到过“小恐龙”,并拍了照片,后来一查资料比对,估计是丽棘蜥,这是一种世界罕见的稀有物种。
自蚂蚁凹以后的一路上没看到一株茶叶树,直到走了两小时才看到三分地的小茶树,稀稀拉拉,再一转弯,才出现二三亩地的茶树,感觉稍微多一些。江家的茶树再往里走几百米,这就是有名的野猪凹了,江家自己有五亩地的百年老枞,产量也就多斤。剩下五六亩的茶树是其他人家的了。整个野猪凹能看到的茶树也就这么多。
我们把兰.小种红茶进行位置定位,也就是方圆五百米是我们的产品源头直径。
工作完成后开始午餐,吃着带来的干粮,仰望蓝蓝的天空,恍如世外茶园之感!而面对如此美好的一茶一山,难免词穷。最后索性放弃拍照,专心致志欣赏,将美景都保存于脑海。
脚下踩着的是肥沃的红壤和乱石夹缝,满眼的绿色,再加上扑鼻的茶香,看着眼前的茶树,这中间的艰辛疲乏也都瞬间消散了。我们还收获了一大袋酸酸甜甜的野生猕猴桃准备下山后分享。
不得不说,虽是第一次造访,我们这一行人,却爱上了这里。这里有随手可取的山色,也有脚下的潺潺流水,仙气十足。面对清澈甘冽的泉水,我们也忍不住灌了一瓶。大功告成,拄着杖开始下山,上山就实属不易了,下山更难走,但收获多多,心意满满。
运营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让我们心生敬畏
。
。
下山的第一件事就进行商务交流,经过沟通了解,年在桐木野猪凹采摘的百年老枞还有70斤,二话没说,全部买下,前提是检验合格,按要求进行产品检验,报告显示合格通过。
同时按我们以前提到的陈年小种红茶更有滋味的理论,尝试分三年销售,今年先卖三分之一,看下大家对于本茶的体验感觉如何。
第二件事,根据我们今年年底销售第一批次的计划,提前一月进行制茶最后一道工艺,即提香去水杂的工艺,相信届时到大家手里时香气定会沁人心脾。
为这款茶定个姓名,报个户口。户口就是位置定位,已经完成。名也取好,就是兰字。在很土的野猪凹的地址下,取个兰字还是蛮文雅,即符合沿途所见兰花遍地的现实,也符合这款茶的实际口感,兰香清幽,实至名归。
就是在姓的方面费了很多周折。按道理,这里是正山小种的中心区,野猪凹还是深山老林,纯粹的原生态,起名称为正山小种一点也不为过。但这样做会影响大量外山小种的命名,显得颇为繁杂。
想起名为拉普桑小种,这个名称已经国际认可,但在行业认知里,拉普桑小种还是正山小种,只不过特指是传统烟熏的。为了未来,为了在全国发展红茶事业,我们最后决定用小种红茶,对应的就是工夫茶。
在品类里我们再细分为金骏眉、百年老枞、老枞野茶、妃子笑等。也就是兰.小种红茶是桐木村江墩小队野猪凹的唯一名称,品类注明为百年老枞。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为他选个合适的包装,我们原来计划想盒子自己设计,自己开模。目前看来还不现实。包括罐子在内,就先买现成的,我们用了黑色系列,和我们的企业形象颜色接近。
下一步就是编制产品基本信息,制作产品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