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阳光钟情地放歌攀枝花

作者:范光耀

前些日子,西区文旅局的朋友送我一套《攀枝花优秀原创歌曲集》,看后听后,心潮澎湃,难以自已。作为一位三线建设的后来者,一位在攀工作40年的教育工作者,深感愈发骄傲、更加自豪。

《攀枝花优秀原创歌曲集》搜集建市以来的原创歌曲,然后组织专家评审、网络投票、搜集市民意见,最终推出了《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攀枝花优秀原创歌曲》42首,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攀枝花十大优秀原创歌曲”,制成音频专辑,利用多媒体广泛传播。

唱响攀枝花,讲好攀枝花故事,我以为攀枝花故事重点是要讲好三线建设的故事。三线建设的故事很动人,攀枝花的后来人以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到攀枝花,一定要去看看中国(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优秀原创歌曲热情讴歌了三线精神,大家可以多听多看。攀枝花风光很迷人,歌曲要唱响、视频要广发、服务要跟上,要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到攀枝花旅游、康养。攀枝花有动人的故事,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怎能教我不歌唱?!

年5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从战略高度提出一、二、三线建设布局,攀枝花被列为三线建设重点。

年3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冶金部部长吕东、攀枝花特区总指挥徐驰呈送的《加强攀枝花工业区建设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很好。”这一天,成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日,即建市纪念日。

毛主席对攀枝花开发建设极为重视,多次强调“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就骑着毛驴子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的稿费去搞。”可见,毛主席开发建设攀枝花的决心之大。

为何选择攀枝花,正如邓小平同志带队亲临视察后指出“这里得天独厚”。正如张季次作词、赖粤岷作曲的齐唱歌曲《这里得天独厚》唱到的那样“藏玉含金资源富,这里得天独厚。五湖四海汇英才,这里人尽风流。献了青春献终身,我们卓绝奋斗。献了终生献子孙,我们光荣追求。”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数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的东西南北奔赴当年的渡口市开始大三线建设。刚来时是一片荒原,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吕文秀作词、杨斌作曲、叶妍秀领唱的《难忘大三线》唱到“不闯大西南不懂得路多远,不修成昆线不懂得山多险,不抡大铁锤不知道手心几层茧,不进大会战不知道水泥汗水伴。扒碗盐泡饭才晓得味太淡,住进油毛毡才晓得夜难眠,嚼个野生果才晓得嘴巴有多馋,煮过三石灶才晓得生活有多难。难忘的大三线,咱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咱懂得认准的人生不拐弯。”

攀枝花开发建设数十万大军流了多少汗,有多少生命与金沙江作伴,在高山长眠,攀枝花英雄纪念碑会告诉你,党和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短短五十年,攀枝花儿女硬是在不毛之地托起一座崭新的钢城,如今又华丽转身,建成了阳光花城、钒钛之都、康养之地、四川南向门户……孙承春、潘路光作词、集体改词、吴渝林、业原作曲,刘媛媛演唱的攀枝花市市歌《太阳在这里歌唱》:“这里是攀枝花,红艳艳的花儿和太阳说话。这里是钒钛的故乡,大裂谷的宝藏让太阳牵挂。这里是阳光的家园,等着你来分享这大美无疆。朋友来吧,看太阳在这里舞蹈,尽舞攀枝花人开创的辉煌。”

攀枝花的自然风光又何尝不是迷人的芬芳!

攀枝花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漂浮的白云、碧绿的江水、四季姹紫嫣红漫山遍野的鲜花是最迷人的所在。化方作词、浮克作曲、都雪辰在《四季花香》里唱到“我要去到一个地方,那里有四季灿烂的阳光,采一朵白云把我的心情擦亮,看那蔚蓝的天空天光云影流淌,梦似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荡漾。美丽的攀枝花呀,照亮回家的方向,白云悠悠送来阵阵花香,我的心儿不再流浪。漫山遍野开满春天的时光,花样的笑容装点你我的模样,爱像花雨缤纷飘洒在我心上。”

攀枝花全年日照至小时,年平均气温19至21℃,难怪刘媛媛唱的攀枝花市市歌是《太阳在这里歌唱》。歌颂攀枝花的阳光何止刘媛媛,著名歌唱家、歌唱演员王宏伟、祖海、刘玉婉、沈丽、杨岚、杨宇明……他们引吭高歌“阳光在歌唱,你是烈烈的火,铸就了钒钛之都耸立的高塔,你是暖暖的风,催开了红红的攀枝花。云起雅砻日落金沙,你的身影多姿优雅。”“七彩的阳光,多姿的民族,一样的笑脸,一样的坦途。雪山捧哈达,月琴唱日出,羌笛迎春风,唢呐伴欢舞,我们相聚在攀枝花。”……

你要问攀枝花在哪里,由陈显环作词、杨新民作曲,周亚琼唱的同名歌曲就是这样问答的“攀枝花在哪里?蓝天会告诉你,攀着天上的银河,登上高高的天梯,翻过无数的山峦,你会听到她的消息。攀枝花在哪里?星星会告诉你,拨开脚下的云雾,看那裂谷的谷底,透过夜半的红霞,你会找到她的足迹。攀枝花在哪里?让我告诉你,她在太阳的宫殿里,她在太阳神的心窝里。”

攀枝花是一座英雄城市,著名歌唱家刘和刚在《英雄攀枝花》里唱到“火红攀枝花绽放阳光下,看到英雄花,真想佩戴它,追梦在路上,忠诚报国家,扛起使命就出发。”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由吕文秀、唐明怡作词,杨斌作曲,熊映红演唱的同名歌曲唱到“花是一座城,城叫攀枝花,得天独厚是她,西南明珠是她,城越来越美,花越开越大,多少年从不误春夏,绿了川滇红遍中华,她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钒钛之都是她,阳光花城是她。梦想的种子遍地播撒,江河吻她,大地恋她,她是共和国一朵英雄花。”

在百里生态长廊的终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格萨拉。这里有万亩盘松、万亩五彩缤纷的索玛花,有高山草甸,牛羊满山,有天坑地漏、绿石林,有勤劳的彝家儿女、有膘肥体壮的高头骏马、有影视拍摄基地、有公主的沐浴场……冯中云作词、吴泓毅作曲、席洪洋演唱的《梦幻格萨拉》“青青的草甸,明媚的阳光,春风吹过阵阵花香,站在山岗放声歌唱,格萨拉的索玛花竞相绽放。喝一碗彝家酒心情舒畅,手拉手跳起欢乐锅庄,我要为你放声歌唱。彪悍的小伙,温柔的姑娘,云中的索玛醉倒四方。神奇的石林,美丽的村庄,五彩的格萨拉令人向往。”

人们把几乎办不到、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用“铁树开花马长角”来形容,可见铁树开花之艰难,还有人说铁树千年开花,万年结果,可是在攀枝花市西区把关河苏铁山上集中连片生长着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苏铁类植物。它不是普通的铁树,据国际国内专家共同研究,反复论证,它是铁树中的苏铁,苏铁门、苏铁纲、苏铁目、苏铁科、苏铁属,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品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苏铁林,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苏铁类植物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达.3公顷,保护区内有天然生长的攀枝花苏铁23万余株,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是欧亚大陆苏铁类植物自然分布纬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林。它和恐龙、大熊猫生活在同一年代,被誉为“巴蜀三宝”。

两三亿年前的动植物只剩大熊猫了,恐龙只能看到化石了,攀枝花苏铁就是显生宙时期植物的“活化石”,它对植物地理区系和古气候古地理研究有重要研究价值。更为奇特的是,世界各地都有铁树分布,但很少开花,几乎见不到铁树开花,但在攀枝花市西区苏铁山,每年3至5月,尤其是到了4月底,5月初连片的苏铁林,雌雄苏铁花都竞相绽放,雄花似金塔,阳刚挺立。雌花含苞似绒球,羞羞答答。攀枝花苏铁雌雄异株,花期都渴望爱情,可它们还得依赖蜜蜂蝴蝶等媒人代为授粉。如若有的雌花未能得到爱,将会渗出暗红汁液,流不尽相思泪,最后枯萎等待来年。我们希望攀枝花苏铁岁岁含苞,年年绽放,同时也希望每一朵雌花都能受粉,享受爱的甜蜜与芬芳。李云峰、吴泓毅作词,吴泓毅作曲,于美怡演唱的《苏铁花开》“谁说一定等千载,这里的铁树花常开。花蕊吐艳金灿灿,辉映大地好光彩。风吹雨打叶更绿,花色金黄靠日晒,一方热土育奇葩,敢于百花竞盛开。攀枝花苏铁花正开,花城美,人豪迈,共享盛世好时代。攀枝花苏铁年年开,百里画卷展花海,春色漫城等你来。”

在攀枝花保安营机场山脚下有个红彝村落叫阿署达。据说它是因风吹树叶沙沙响而得名。这里有民族风情文化欣赏、生态农业观光、山野健身、农耕生活体验的集散服务区、高档住宅区、宗教朝拜区、花香果园区、休闲运动区、商务接待区、养生度假区、彝乡荷塘体验区和乡村水景休闲区。有彝族文化广场、天寿湖,湖边有造型别致的高塔、有高尔夫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江罗四作词、曾章秋作曲、于美怡在《阿署达美丽的地方》中唱到:“神鹰飞过高高山岗,晚风送来一阵阵清凉,树枝轻打芦笙响。葫芦田里播种希望,凤凰窝窝飞出金凤凰,建设新农村奔小康。新模样、新气象、新村庄,金峡谷飞出金凤凰。”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文化离不开文房四宝——纸笔墨砚,中国很多地方产砚石,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山东泗水的澄泥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殊不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面向金沙江的一座高山悬崖峭壁上却蕴藏着丰富的苴却砚石。此地古称苴却,故名苴却砚。四大名砚要么无膘,要么无眼,而攀枝花苴却砚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砚眼有七珍八奇之说,意思是说一块砚石上有七八个眼就算珍奇,穿透砚石的为活眼,未透者为死眼。苴却砚有的一块上就有十余个、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眼,且是活眼,极为难得。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用手抚摸似婴儿的脸。莹洁滋润,发墨如油。万一无水,哈气便可以研墨,存墨不腐,石晶绚丽极为丰富。年7月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便下令对苴却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今仁和区建有中国苴却砚博物馆,里面珍藏有不少国宝级的砚台。有方九龙砚,布满活眼,雕工极为精细,现已收藏在国家博物馆。要问值多少钱,可谓无价之宝。主刀雕刻大师随口答道13亿!这哪是价,分明是告诉大家,这是13亿中国人民共有的财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年为此还专门拍了两集科教片。

如此珍贵,为何四大名砚中无它?这就得讲点历史了。据传,东汉末年,诸葛亮带兵南征路过今天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拾得一块七星石,雕刻成砚,七星砚可以看做最早的苴却砚。苴却制砚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到了明清已名扬海外。宣统二年(年)苴却巡检宋光枢取砚三方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展,一举获选,名震中外。年,当时在会理一中任教的罗敬如先生在民间发现一方砚,为其类似端砚的石质、石眼所吸引,便致力于寻找石源三十余年未果。年,罗敬如先生被聘为攀枝花市工艺美术公司顾问后,多方打听得知砚石产地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经当地人的帮助,终于寻得石源产地。年就获得巴拿马国际大奖,要不是中间出现断档,说不定苴却砚还会排在四大名砚之首呢。现在苴却砚通常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送给外国元首的礼物。

年9月,《攀枝花市仁和区苴却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谋划了未来10年苴却砚产业发展前景。届时,苴却砚年销售将达到8万件,将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董玉方作词、小曾作曲,林霞在《苴却砚》中唱到“金沙悬崖藏深闺,数清几颗星,攀西裂谷饮霜露,望断是归程,如今谁墨香飘逸,对称我笔锋。紫砂凝重碧云冻,风韵是天成,石眼碧翠封雪红,四座已艳惊。今夜看华灯满城,古韵起长风。历寒不冰,只冰千重梦,呵气可研,口吐莲花风。苴却砚几千年,我写哪一天,隶楷行都写遍,写不尽云烟,笑傲笔端,回头看江山,墨还淡,再磨一圈,天上已人间。”李飞作词、吴波作曲、沈丽演唱的《当苴却砚遇见阳光》里这样唱到“静静凝视你的眼,沧海桑田绘不尽美丽的容颜,轻轻触摸你的脸,饱蘸浓香溶不玩心底的思念。心为墨,砚为田,挥洒真情一池静墨间。风月同天,无语话方物,石有砚情,纹线扫秋冬,他山无缘,独钟在仁和,我心藏匿,龙潭洗金沙。攀枝花儿谢又开,留恋多少缠绵。当苴却砚遇见阳光,相伴地老天荒那一天。”

马鹿寨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二滩库区右岸海拔余米的高山之巅。红壁滩自然风景区,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可零距离触摸历史古城废墟、感悟人世沧桑,可俯瞰二滩大坝出平湖的人间奇观,可在天际云间畅游高山草甸,探密攀西裂谷第一古洞——蛮王洞。这里风景秀丽,风月无边,这就是攀枝花的香格里拉。罗小兵作词作曲,由迷彝组合演唱的《梦回马鹿寨》这样唱到“曾经骑着骏马奔驰在你的脊梁,也曾在你肩眺望过雅砻江,狂乱的风雨里能听见你的呼唤,让我们总会唱起你。曾经穿着皮袄依偎在你的身旁,也曾经躺在你的怀里仰望过雄鹰,漂泊的日子里,让白云捎去我的思念。”

要说攀枝花迷人的风光,三天三夜说不尽,一篇短文岂能胜任?朋友来吧,我带你去看上世纪中国最大水电站二滩电站、万里长江第一漂、米易颛顼溶洞、攀枝花公园、渡江公园,带你去乌拉国,看务本桃花,去庄上村、苦荞村、混撒拉、迤沙拉、格萨拉、普达、普威、海塔、鑫岛、大笮风、大田镇、渔门镇、平地镇,看雅江三桥、箐河瀑布、新山梯田,带你去泡红格温泉……数不尽、道不完,一篇文章写不了,除非写成书两卷。

42首歌唱攀枝花的原创歌曲有歌本、有光碟、有MTV,可谓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让我们唱响攀枝花,像阳光那样钟情、痴迷攀枝花,讲好攀枝花故事,唱好攀枝花颂歌,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把中国阳光花城建设得更加迷人。

二〇二一年二月十九日于攀枝花市西区玉泉

范光耀,笔名华娟。年2月4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学任教16年,做机关干部24年。攀枝花市作家协会会员、攀枝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攀枝花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中央、省、市、县级报刊发表评论、随笔、散文、小说、诗词余篇。有作品被选入中国文联等出版社出版的《岁月履痕》、《岁月怀想》、《绽放的苏铁》、《苏铁风韵》,四川出版社出版的《攀枝花市井闲谭》等文学作品集。年7月出版诗词集《半轮秋月》。

注:本作品经作者授权华文号首发,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报刊选稿刊用及其它用处,请直接联系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署名及(来源:环球华文精选)。封面插图图片由五哥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文中配图与内容无关。(赞赏、投稿前请详读本平台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fb/6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