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深圳疫情出现反复
仙湖植物园部分寺庙、园区、场所
临时性关闭以来
工作人员猛然发现
一群“流浪汉”又开始频繁出现在植物园了!
一个多星期以来,
植物园的工作人员、监控摄像
几乎每天都发现了它们的行踪
而且,这群“不速之客”的胆子越来越大
全然不怕人
数量也从一两只发展成为“拖家带口”
▲仙湖植物园工作人员在湖区小平手植树近距离发现野猪
没错!自东北虎进村、金钱豹出逃、野象北迁后
仙湖的野猪闯园了!
疫情后,野猪频繁闯园过去的许多年里,坊间时常有关于仙湖植物园野猪的传说,但几乎难觅踪迹。年,新冠疫情肆虐,仙湖植物园自1月底起闭园两月,重新开园后实施人流管控措施。随着人类活动的减少,原本喧闹的植物园瞬间成了动植物的“天堂”,而传说中的野猪也就在此时开始“蒲头”。去年10月间,工作人员在巡护中意外发现,在苏铁园北侧山坡下的一个水沟里,出现了明显的野猪活动痕迹。▲苏铁园附近的一条野猪兽道。(摄影:深圳晚报记者李晶川)
经过仔细勘察,园区工作人员果然发现了野猪啃食苏铁种子留下的痕迹。▲野猪在苏铁园啃食苏铁
随着园区逐渐开放和人流恢复,野猪的“疯狂作案”虽然有所减少,但“食过返寻味”,“野猪大军”们改打“游击战”,每到夜晚,仙湖植物园的监控摄像时常出现它们神出鬼没的身影。近期,深圳疫情出现反复,植物园内的寺庙、部分园区临时性关闭,野猪闯园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成群结队的野猪在月季园(天池)觅食,呈现出越来越不怕人的姿态。且野猪出现的范围越来越广,植物园内的紫薇园、月季园、湖区、杜鹃径……都捕捉到了野猪的身影。野猪为何钟情植物园?仙湖植物园坐落在深圳市最高峰梧桐山的西北山麓,西临深圳水库,山环水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植物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愈加丰富,为野猪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园内也不时引来野猪下山觅食。
深圳的野猪是欧亚野猪的一种,生活在植被密集的山林中。这是一种杂食性的“贪吃鬼”,基本上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不过主要还是以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为食,还可以用有力的鼻子拱开地面啃食植物的根和球茎。在中国,除了青藏高原与戈壁沙漠外,基本上每个省都有它们的踪迹。而仙湖植物园茂密的树林和丰富的植物资源,无疑成了野猪“深夜饭堂”的头号选择。▲野猪在仙湖植物园觅食(视频来源抖音用户“”)
去年10月份发现野猪踪迹的苏铁园,正式名称为国家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于年成立,保育的苏铁类活植物种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从监控上看,野猪对着苏铁“大快朵颐”。“铁树开花”难得一见,引得游人如织,却也意外成为了野猪觊觎的天然美食。▲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苏铁,俗称“铁树”,因树形古雅,羽叶洁滑光亮,四季常青,殊为美观,故而成为珍贵的观赏树种。深圳已经在全市实行禁猎多年,野猪这种深圳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没有自然界的天敌,而且野猪的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都很高,雌兽一胎产4至12头幼崽,而且在繁殖旺盛期的雌兽一年能生两胎。而且小欧亚野猪在出生的头一年中,体重能增加倍,半年多就可以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殖后代,这种生长速度在脊椎动物中是罕见的。这些原因导致近年来野猪数量快速增长。从近期植物园发现野猪的迹象来看,野猪开始“拖家带口”,“一家老小”优哉游哉在园内觅食。对此,仙湖植物园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前两个月正是野猪的产崽期。一般而言,深圳的野猪4至5月间生一胎,秋季又有另一胎出生。所以,这个时节见到数量众多的“小猪崽”跟着父母寻找食物为不足为奇了。▲野猪拖家带口觅食
动物进城为哪般当新冠疫情将人们困在家中,人类活动减弱之时,“动物进城”的新闻却突然增多。对大部分动物而言,城市是“破碎化”、被人类干扰十分强烈的生态系统,然而城市中丰富的食物、空余的生态位,对能够适应人类环境的物种来说,反而是理想的生存环境。疫情为人类社会按下了暂停键,城市周围的动物正好趁机“夺回失地”。仅就仙湖植物园而言,根据观察,无论是鸟类、蛇类或其他两栖和爬行动物,都比以往更多。
4月23日,一只野生东北虎误闯入黑龙江省密山市白鱼湾镇临湖村,扑伤村民、击碎车窗,后经专业人员用专业手段制服,并被转运至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进行观察、体检,之后,该东北虎被国家林草局正式命名为“完达山一号”。▲进村老虎被送至繁育中心。(图源网络搜索)
5月16日,一个罕见的“野象旅行团”引起国内外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