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仍然有5点半前到达的亲,向你们致敬哈!我特佩服遵守时间的人~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其他陆续在6点前到达的亲,也值得佩服!6点前,我开始给新来的学员吃小灶——观察红枫叶子及果实、种子。还复习了种子传播的几种方式。
苹果树姐姐发的法国梧桐的图片
活久见——活久了就能见到人生的精彩
前期参加过活动的亲们,到颍河边观察河水去了,河里波涛汹涌,这是在教室和家里见不到的场景。即使不用当场写作文,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已经入脑入心,什么时候写作文,都会呼之欲出。
往当天活动的湖边走去时,我们一路复习学过的植物:悬铃木、柿子、银杏、青梧,顺便认识下柳树、桑树、黄菖蒲、千屈菜等。
亲们手指自己好不容易才在枝叶间找到的银杏果
围着柳树做观察时,孩子们的兴趣马上被三叶草、草地里的蚂蚱、树叶上的虫卵、小蝴蝶等带走了。我停顿了一下,让他们自由地发泄下好奇的情绪——都是太少与大自然接触的人啊,看啥都是惊奇的。
后来,栾树树干上一堆乱爬的金色外壳的虫子和浅棕色蝴蝶,又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我也很好奇,走过去观看。
孩子们的兴致所在,就是最好的观察引导。我和孩子们一起围着栾树,近距离观察虫子,让他们描述虫子的样子,和自己观察时的内心感受。
金绿色虫子不时飞起来,越过我们的头顶,甚至撞到我们身上。孩子们被吓得大叫,我淡定地说:没关系,它们不会伤害到我们的。他们问我这是什么虫子,我老实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我们可以回去查一查。直觉它们在吸食树的汁液,在危害树。
自然教育做得越久,我越发现有很多自己未知的领域需要学习,越真诚地敢于说不知道。当然,我说不知道时,已经留下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基本上我不放过任何我不知道的东西。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也是自然教育引导孩子要养成学而知之的好习惯。
我把问题发到华东自然教育论坛群和盖娅自然教育学校群里,马上有老师给了答案:白星花金龟和铜绿金龟。
我对白星花金龟和铜绿金龟分别进行小研究学习。把两种昆虫进行对比。
白星花金龟
铜绿金龟
从铜绿金龟的幼虫在啃食植物根部可知,这是大大的害虫。
两相对比发现,我们看到的昆虫更像是白星花金龟,背上有斑点。而铜绿金龟颜色更绿一点,背上没有斑点。我把疑问发到盖娅群里,请老师确认。老师们立即给出了答案。
感谢各位专业老师给我的帮助。忽然想起一句话:你在什么圈子里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然教育是博物学,很多专业的老师都能遇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尤其是孩子。自然教育,能给孩子指出未来很多种方向: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环境学、地理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旅游学、考古学......条条道路都能通向幸福的彼岸。
我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星花金龟趴的地方,是栾树腐烂的枝干,或者树干的伤口处,与它的腐食性吻合。蝴蝶也和它们趴在一起,估计是它们吸取树汁时,有溢出的液体,蝴蝶也趁机分一杯羹。
看完了虫子,我刚想把他们带过来看柳树,他们又发现了宝贝:蒲公英种子。好吧,正好刚刚学过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不如来体验一把它的种子如何飞的。
发现蒲公英种子的小宝可开心了,把它举起来给我看
吹一口仙气,帮助蒲公英妈妈把种子传播得更远吧
活动结束后,我们往大门口走。另一位小宝靠近我说:“梅朵,我刚才也找到了一朵蒲公英的种子。”“然后呢?”“我用力把它们都吹跑啦!”“那蒲公英妈妈会感谢你的!”孩子开心地笑起来!
相信他们以后再看到蒲公英种子,都会怀着温柔的、慈悲的心吹一口的。这能说明,通过自然教育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吗?这是我们在学习中,老师反复追问我们的问题。此时此景,我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了。我能感受得到,他们对大自然的深厚兴趣,和内心蕴藏的仁爱之心。
能量释放差不多了,孩子们开始跟着我辨认柳树的特点,认识桑、千屈菜、黄菖蒲。然后我把收集的标本发给孩子们触动,记住特点,再盲摸,辨认是哪种植物的叶子。
玩了三轮,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有的孩子,能把所有的植物通过盲摸,辨认出来。我好开森啊!这些植物的特点,应该深深刻在他们的记忆里啦!这就是闭着眼的功用:没有视觉干扰,触觉被充分打开了。这是一种训练打开五感的好方式。
我们又认了植物南天竹、雪松、榆树、水杉、紫薇,做个“我是一棵树”的小小游戏。趁着天色还亮,我们开始做自然观察记录,彩铅绘画紫薇。
天地之间,人在其中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是天生的画家。不用怎么教,他们都有模有样地画起来。
这位小宝画了一个故事,跑到大人身边与他们分享。
孩子们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大家互相欣赏。
自然教育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所有经过观察、体验、思考之后给出的答案,都是好的。
夜幕降临,可亲可敬博学文雅的李老师教我们在紫薇花下吟诵白居易的《紫薇花》,和王维的《竹里馆》。
紫薇花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老师快乐地带领我们诵读,我拍照、录像,跟着吟诵。三角洲活动每次都有老师教吟诵诗词,相关诗经篇目,这和教室里的吟诵不同,有实物,有感受,有情有景。
这种科学知识、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浸润,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设计出来这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既是我的努力,更是国学尹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吟诵老师纪老师和李老师的辛苦劳动所得,和我的伙伴小飞象(后期她幸福地参加一个封闭一个月的国学培训班,所以亲们没有看到她,她去深造啦,回来可以教我们更多东西呢!)的分担而成。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参加活动的伙伴们、家长们,是你们的参加才让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让活动目的得以实现!
说个小秘密:看着孩子们专注地、陶醉地跟着李老师吟诵,我心里微微有点泛酸:我小时候就没有这么好的沉浸式学习机会!
从天亮到天黑,从植物到动物,从观察到触摸,从绘画到文学,从你到我,从人到大自然,就这样通过自然教育活动奇妙地贯穿在一起,融合在一起。
大分享的环节,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最喜欢什么植物或者自然物,最喜欢哪个活动。孩子们争抢着告诉我:喜欢画画,摸树叶,看植物,看红枫,柳条,玉兰,构树,黄菖蒲,芦苇,自然教育,吟诵,什么都喜欢,一切都喜欢,统统都喜欢!
我真的好感动!被大自然感动,被孩子们感动!被我们所有人感动!
感谢!
如果想领略一下吟诵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