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无数次杨家山,竟不知它还藏了这么多家

杨家山,铜陵市中心的高山。

她毗邻长江路,正位于铜陵最繁华地段,无需多言,就拥尽铜陵繁华。

而我今天拜访的,就是这座静静矗立在铜陵烟火里的宁静山峰。

用梧桐留住你的杨家山

你听说过吗?

“铜陵秋天最美梧桐大道”

当我踏上这趟杨家山之旅,遮天蔽日的树盖就将我包裹其中。

来到杨家山,没人不会被那满山的法国梧桐所倾倒。

杨家山最著名的就是这几十年的法桐了。听老人说,这是当年蒋介石为爱妻种的,所以杨家山也就拥有了满山梧桐。

时过境迁,这些树早已变得比人还粗壮,撑开遮天蔽日的树盖,将杨家山温柔笼罩在绿荫下。

作为杨家山一大特色,法桐带来的凉爽伴随了很多人的年岁。

没有人不喜欢在法桐下乘凉的,无论是孩童还是老人。

孩子在树间尽情奔跑,老人们在树下乐呵呵打牌,年龄相仿的中年人就会在一起闲聊,或坐或站,聊自家可爱又调皮的坏孩子、小宝贝。

不过现在绿树成荫,想看秋季盛景的,只能再耐着性子等上几个月了~

秋景要等,可还有一景,却是只要夜幕降临。

世人都说铁树银花绚烂,而当你夜里来到杨家山,就能见到她最绚烂的一面。

——浪漫杨家山,法桐银花。

这铺天盖地的树盖上缀满了星辰,银白色的光芒布满整座杨家山,在夜里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谁能抗拒这种浪漫呢?比星光更耀眼,比月色更触手可及。

携情人柔荑,相约散步银树下;

摘指尖星光,留情浪漫杨家山。

我还发现一点有趣的,铁树银花的发源就是杨家营杨氏家族,这么一看,和我们杨家山果然有缘呢。

用美食留住你的杨家山

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组成了杨家山特有的风景。

然而,只风景怎么能吸引你?

有人就有吃,有吃就少不了美食。

杨家山的长情无声地告诉你,无论你什么时候到这里,熟悉的小店仍立在那,等着归来的你,再去品尝它熟悉的味道。

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走上杨家山,走到十字路口,走近这些熟悉的小店。

杨家山总会有许多价格亲民却美味地让人难以忘怀的美食,它们承载着铜陵人对美食的无限热爱,最终发展为杨家山最“香”的风景。

杨家山有名的美食只多不少,沿着杨家山往上走,你能看到整排的小房子站在法桐身后列队欢迎你。

杨家山路上坡连续几家的铁板饭,十几年的长时间营业,让店家拥有稳定的回头客。

同样十几年不变的经典味道,也让杨家山人难以忘怀。

而这样长情,在杨家山非常常见。

冰火房麻辣烫,同样是长达十几年的经营的老牌美食店。

我去的时候,温柔的老板娘正在和女儿一起洗菜,在我拍照时还羞涩地不愿意入镜头。

琳琅满目的菜品,干净整洁的店面,组成许多学生最爱的那一款辣.

香到心尖,辣到心坎。

尚且记得趁家里没人时,会和同学约着一起吃他家麻辣烫,取一串鱼丸,抓一把小青菜,捞一捧海带,加一只鸡柳,烫进滚滚开水里。

然后,只要等待就好了。

人生漫长,最多的无非是等待。

快节奏的生活,会让人们遗忘了等待,也忘了等待时的那份期待。

而在杨家山,你会不禁放慢脚步。无论是沿街漫步,还是坐在店里远观行人来往,皆会给人一种惬意感。

正想着,热气腾腾的麻辣烫也上桌了,香葱翠绿点缀在碗里,拌开就是一阵香,咬一口丸子溅出汁水,香得满口流油。

要是辣到怎么办?老板娘,一听可乐!可乐烫菜,越喝越有!

喜欢凉皮吗?来尝尝杨家山有名的明菊凉皮店。

热情的店主作为渡江而来的合肥人,落地在杨家山后就牢牢扎根,再没离开。

从推着三轮车满街吆喝,将一根根炸串、一碗碗凉皮送到馋嘴的人们手里,再到开了十多年的店铺,逐渐成为杨家山小吃里一道靓丽风景。

我在高中时就喜欢他家的薯片,那是下油锅一滚就冒着细密泡泡的美食,就连从上海回来后也要抽空去尝的旧念。

出锅的薯片金黄酥脆,涂上秘制酱料,咬下去又香又辣满口喷香,脆得咔嚓直响。让人忍不住一根又一根地去吃,吃完还要舔竹签,一点点酱都舍不得浪费。

在我问及近期开店的感受时,店家说,受疫情影响,她家停业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好在公家给她免去了几个月的房租,缓解了很多压力。

这样的事情在我采访的多家店里都有类似经历,国家助力中小企业免除房租,缓解中小企业压力,店家们提到这点,都不禁喜笑颜开。

学校附近,必有美食,——不然怎么能留得住馋嘴孩子们的心?

我向着母校走去,远远的就看到心心念念的固镇牛羊馆。

走啊走,游啊游,哪里有肉哪有我,哪里有肉哪有我~

学生哪有不爱吃的?只薯片可吃不饱,如果不将胃填得饱饱,不然怎么有力气减肥。

这家牛羊肉可是杨家山一绝,任谁来了都要被他家的香味,——谁不好这一口浓厚的牛肉汤,清爽的羊肉面呢?

我去的时候刚好有一对夫妻带着小小的孩子来吃面,一份牛肉面接着一份羊肉面上了桌,不用靠很近就能闻到引人垂涎的肉香。

独特的方形牛肉粒,加着特别的香料煮成了红褐色的模样,一咬下去肉香就在嘴里蔓延开,紧实劲道,是八年都没变过的经典味道。再加上点特制的辣油,手擀的面条一卷,弹牙!

羊肉则是煮得又香又烂,切成片的羊肉被摆在香菜正中间,只是看都让人极有食欲。开吃前先喝一口新鲜羊汤,热乎乎的汤汁从舌尖滑下去,一路暖到心口,香到心田。

有谁能拒绝肉的美味呢?来杨家山大快朵颐吧!

用温暖留住你的杨家山

我问她,将我抱在怀里的她:

抓住他们的胃,就能抓住他们的心吗?

杨家山微微笑着,并没有回答我,而是让我自己再去寻找答案。

沿着杨家山路漫步,走到中途,杨东小区就跃入眼里。

我对这里很熟悉,因为我高中时读的就是二中,家里人为了方便就在这给我租了间房。

房东是位独住的奶奶,她爱笑,爱运动,每次见到邻里邻居都能唠上好一会,邻居呢,也会停下脚步,和她唠唠家长里短。

温柔,亲密,宜居,这就是杨家山初给我的感觉。

而小小的一间房,也就这样承载了我的青春。

房东奶奶热爱养花,一方小院里养满了花儿。想不起有什么香味,只记得满院葱茏。

惋惜的是这次没能去奶奶家见见她,但我相信,有缘自会相见。

美景总会让人回忆。在我为寻找采访目标困扰时,杨东小区北门的小卖部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的运气很好,那是一家在杨家山开业时间长达20多年小店铺。

小,不起眼,却又是杨东小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20年的岁月,能让牙牙学语的幼儿,成长到成熟的青年的时光。

人总会忽略常在的事物,但一旦它消失,就会立刻会被发现。

而这家小店啊,就是这样常在的事物。它静守着杨家山,度过夏雨冬雪。

它的女主人则与好友对坐小小店铺,谈闲事,聊家常,亦或是一个人独坐着,看车来车往,观人聚人散。

当我问她觉得杨家山变化大吗?她笑说不大,喜欢了,习惯了,就又喜欢了。

就是杨家山人所爱的,一种简单的幸福。

徒步往上,沿着小路走到杨家山路最高处,四院就跃入眼里,聚在路边空旷地的大爷们正悠闲打着牌,大妈们在旁围观着,笑着。

在我提问爷爷奶奶们杨家山变化大吗的时候,老人们笑着说变化大啊。城市的规划改造,让杨家山越发成熟;可变化又是不大的,因为再如何变化,人都还在。

这就是杨家山人深入骨髓的长情。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整排的小店铺。

这就到了,除了吃以外,我最喜欢的地方。

四院对面有一家开得很长久的店,营业的业务很特别,——租书!

木质的书柜,厚重的小说,被翻阅过很多次的、旧图书特有的纸张气味,组成了租书店特有的印象。

在零几年的时候租书还很是流行,在那个书籍看一遍不想看第二遍、购买还嫌贵的年代,租书店就是热爱读书的书迷们天下。

从小学到高中,租书店租来的书册几乎伴随了我整个青春。

枯燥的学习外,我就喜欢去租书店家租又厚又重的玄幻小说或灵异小说,靠着小说偷闲活跃大脑。

租来的玄幻世界、仙侠奇缘,将我带入一个个梦中世界肆意遨游。

可惜的是,听隔壁的花店老板娘告知,这位开了20多年租书店的大哥,在三年前关门了。

现在的网络小说发展迅速,会租书也都是为情怀去,坚守至今也是情怀为上。虽然惋惜,但也祝他安好吧~

而我采访的这位花店老板娘,正好是除了租书店大哥以外,在这排小店铺里开店时间最长的。十几年的卖花生涯,是她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花为伴,人若花娇,老板娘说她开店十五年时我还惊讶了好一会,毕竟年轻漂亮的老板娘,可看不出能有这么长的经营时间。

我问她,你觉得杨家山变化大吗?老板娘笑着摇摇头。

她说,人啊,其实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并不是为了挣多少钱。

杨家山,就像家一样,让人感到踏实。

屋前的这条路,她只是看,都看习惯了。对这里亲切感,不仅是一处天地,更是很多熟悉的人,只是见面时笑一笑,细细的满足感就浮上心头。

习惯了,就更喜欢了。

就算梧桐絮纷飞时会让她难受,她也有过产生离开的想法,但杨家山的温柔与包容,让她不舍,让她在这里停留了整个青春。

端个小板凳,在梧桐树下,坐看云起时,享受惬意生活。

漫步杨家山,你能感受到久违的宁静。

是树,是风,或是习惯了静谧生活的杨家山人。

杨家山多是单行道,所以车流不会那么密集,不会有绵延不绝的汽车发动声,又因地处市中心,更不会有嘈杂的喇叭声。

这里又多是老小区,居住的人们多是长久住在这里,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孩子们都受着影响,奔跑跳跃却不会大声喧哗,舒适又惬意。

没走几步,同样是花店,这家小店上贴的小诗引起了我的好奇。

幸福花店

刘蕊

坐看石上树围花,

绿映眶里心神怡。

花香满店引你入,

幸福随你入家门。

在我询问时,老板娘摸了摸她盆栽里的绿叶,害羞又骄傲地说,这是她家女儿为她的花店写的,才五年级呢。

(在第二次采编时遇到的小诗作者)

年纪尚幼,却能对母亲和她的花店满怀爱意;

字迹稚嫩,却能从她的诗里感受少女的沉静。

杨家山的沉静美好,在女孩的笔下徐徐道来,即使没有亲眼见到,我也能想象她和母亲一起照料鲜花,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模样。

满店花香,满室幸福。

当我穿过绿荫,循着一闪而过的灵光往前走,白色的熟悉建筑就映入眼底。

二中,二中!

从前的大铁门变成了更潇洒的模样。清晰的滚动屏,开辟的平台,原先的两栋楼也连接了起来,只是看着都觉着宏伟。

我隔着网,看那熟悉的母校,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是我的青春,是我的花季雨季。

漫步至二中正门,我也走出了法桐的拥抱,转而投入了广玉兰的温柔乡。

抬眼望去,那树上绽放了大朵的花儿,纯白的娇儿啊,正温温柔柔地依偎在叶间,悠然舒展她美丽的花瓣。

作为铜陵的市树,她和她的树,受尽铜陵人的宠爱。

谁人不爱广玉兰,何人不识玉兰香。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远行游子的脚步在这里停歇,抬眼望去,阳光透过缝隙,撒下一片斑驳光影。

杨家山翠绿的裙摆,将她温柔揉碎在树荫里,庇佑芸芸众生。而深爱她的杨家山人在此繁衍生息,在她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恒久弥新的精神。

宁静,温柔,从容,早已同家国情怀一起,融于同源。

那是梦一般的年代,是几张纸票就能在杨家山尝到人情、乡情与酒足饭饱的满足的时节,是那一代人的黄金时代。

问我思念多重?

不重的,只是一座秋山的落叶。

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编辑:采编姐

■广告合作:-(周先生)

■爆料投稿(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gx/6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