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m.39.net/pf/a_5131651.html
(口播)自古以来,人们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正是形容兰花淡泊、高雅的气质。凭借淡雅的幽香,百花之兰花也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寒兰,又名瓯江寒兰,是兰花中的一个特有品种。据统计,作为寒兰的原产地,永嘉县种植的寒兰已达万亩,位居全省之首,被誉为“寒兰之乡”。年,桥下镇被中国兰花协会评为中国兰花名镇。这个瓯江边的小镇也因幽幽兰花而名扬天下。走进桥下,处处幽香,沁人心脾。请看温州零距离春节特别节目——《“兰花名镇”桥下镇的兰花情缘》。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兰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与梅花、菊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入诗入画,倍受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中国著名的兰花名镇—永嘉县桥下镇,这里可谓是兰花的繁殖基地,有寒兰、春兰、蕙兰、风兰、剑兰等,有多个品种。一来到这里,我就闻到了阵阵幽香,都(还)没有见到兰花,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桥下和兰花的故事吧!
配音)永嘉县桥下镇地处东南沿海的瓯江北岸,山场地域广阔,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足,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山与水对于桥下人来说,都是平常的。出门几百步,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水是瓯江,茫茫苍苍,奔流不息;山是括苍山脉,面向瓯江,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造就了这里深山幽谷、古木参天的优美自然环境,而这些都为寒兰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山,像是一个节奏的凝固,立在那里千万年,一直悄无声息静寂着。可是,忽然有一天,云开了,雾散了,漫山遍坡,是一些寻找兰花的人,时间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故事还得从已故的桥下第一代“兰友”叶张启说起。据同是桥下第一代“兰友”全超俊回忆,叶张启向来喜欢兰草,常会到山里挖些野兰来栽培,几年后,自家庭院里就有几十个品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叶张启上山采了一株春兰,红心素瓣、花形奇特,被“兰家”丁永康称为“三彩奇梅”。种了两年,叶张启的三彩奇梅照片被一家杂志社刊发出来,被一韩国人看到,联系他愿出价18万元购买,叶张启觉得品种珍贵,不舍得卖。这韩国人不死心,还特地跑到桥下来观赏。这事在桥下引起轰动,大家觉得这兰草山上有的是,原来可以卖大价钱,纷纷上山采兰,队伍一时庞大。那时候桥下后山上的兰花很多,春兰、寒兰、四季兰都有,山上采来的兰花统称下山兰,是难以准确分辨品质的,要经过一番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品种和形状,发现稀有的漂亮的,就是精品兰。山路边的野兰,盈尺来高,开着淡雅的花,山野间弥漫着兰花的香气。不少人采来兰花,到桥下、瓯北、温州市区去卖。这空谷的幽物,很快就成了玩赏的盆景。在疯狂的采挖下,山上的兰草越来越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瓯江沿岸的兰草已难觅踪迹,野生兰资源因此枯竭。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永嘉来说,山比较多,这个山里的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永嘉山里的野生兰花品种也是很多的。你像春兰、建兰、风兰,长在树上的是风兰,还有寒兰,蕙兰。这个品种是有十来种的,比较丰富,也比较多。所以《温州志》上已经记载永嘉产兰花也是比较有名的。03:57以前的破坏就是山林不茂盛,这个兰花枯死这个都有的。然后兰花在我们这段时间发展越好破坏越多,因为很多人上山挖兰花,采兰花。采下来一大批兰花不知道好不好,有的种在家里,这个专业知识不懂,种死了,所以这样破坏也是比较多的。
(配音)看着兰花资源这么被破坏,视兰花如生命的戚成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想着)怎么去教人家种兰花,因为你山上采下来最好的兰花,养不好也死掉了,白白浪费掉了。所以说,有一次我去永嘉山里面,去拉一大卡车的兰花拉过来,自己一盆一盆把它种起来,把它送给亲戚、朋友,兰花爱好者。随便什么人,要种兰花的,你只管到我家拿。然后在种兰花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你只管电话打给我,我有能力把你这些方面(问题)解决掉的,一般我都会尽量的去帮助你。所以我自己出了一本《兰经》的书,就是这次以后有想法慢慢实现的。
(配音)桥下兰花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群众基础。据介绍,早在解放前,桥下的一些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就已开始种植兰花。如今,兰花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养兰,赏兰,咏兰成为了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桥下的兰花起源应该是很早了,正式也没有历史记载。我个人知道,我从妈妈那里学到一点种兰花的知识,从我妈妈那一代已经开始种兰花了。当时,他们那个年代种兰花和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他主要是种兰花,看到过去兰花是四君子之一,兰花的花是很香的,很神秘的。然后说到种兰花,桥下的兰花发展应该是从我这一代,也是从永嘉兰花协会开始,才正规的走向种兰花的行业,因为是什么呢?兰花的文化在中国是有两千多年了,以前就是说比较封闭,没有互相交流这一块,所以说我们要出去跟其他县市,全国各地,兰花爱好者我们交流比较多,所以在那边大家都是互相学习,学到种兰花的意义,鉴赏兰花这种能力,然后我们才知道兰花什么是好,什么品种是好,怎么去欣赏兰花,这种知识是以后慢慢的学起来的。
(配音)目前,桥下镇已拥有春兰、寒兰、惠兰、四季兰、石斛兰、风兰等多种兰科植物,而寒兰、春兰、蕙兰、建兰的栽培较为普遍,达到个品种。据介绍,一般经济型兰花的价格在几十至几百元不等,而观赏型兰花以其独特的价值,能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天价”。瓯江寒兰相对于其他区域所产的寒兰,株型要矮小些,叶质厚润挺拔一些,段鳞茎较大而根较粗大,花色俏丽,多数有白色钻边,出现更纱花和群色花的机率高。瓯江寒兰花朵唇瓣上的红点有序而鲜丽,特别醒目,花梗多数为灯芯杆,高挺出叶架,花朵间距疏朗,花姿神韵秀逸,香气清幽,颇具高雅的线性之美。寒兰不仅俏不争春,更展艳于菊败出寒时。寒兰的香气亦十分特别,它是冷清的香气,幽远、幽雅、幽静,给人以清雅的感受,为此有人称其为清香或冷香。赏寒兰而悟人生之道,坚定虽贫寒而志不移的信心,此可称是寒兰欣赏的价值所在。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永嘉这里产的兰花特别是“永嘉寒兰”非常有名的。以前有个资料记载就是说,以前在日本人那里种的寒兰“杭寒兰”就是出于我们瓯江这里的,为什么日本人叫它“杭寒兰”呢,那时候在杭州送给日本人的,日本人把这种兰花带到日本去种起来,看到这个冬天开花这么漂亮,日本人命名它叫“杭寒兰”。因为送他的地址来自杭州。其实这种寒兰,就是我们龙泉山上采下来的,这个都有历史记载的,这就是“杭寒兰”。所以说,永嘉的寒兰特别有特色的,它的兰花花小,叶子细,根粗很有生命力的。在寒兰里来说,永嘉这种寒兰就是寒兰的原始种,跟其他的杂交的寒兰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寒兰是非常受各国人民的欢迎的,你像韩国、新加坡,我们这里台湾、香港都喜欢这种兰花。
配音)年永嘉县兰花协会成立,桥下多人入会。兰协成立后的前三年,以推广春兰为主,三年后主推瓯江寒兰。瓯江寒兰叶形舒展飘逸,花色俏丽多姿,香气幽远,花期从10月开到12月,被兰花爱好者奉为上品。如今,瓯江寒兰作为兰科里的一个特有品种,发展很快,仅桥下就有多个品种。年11月,永嘉县第八届寒兰博览会在桥下镇成功举办,桥下兰花得到全国兰界的肯定。年12月,桥下镇继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之后,成为全国第二个兰花名镇。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桥下种兰花的人比较多,我们去外面学习的人也比较努力,所以兰花文化也做得比别人好。05:30兰花是一种圣草,你看上去是个草。中国种兰花有两千多年历史,兰花的香跟一般的香不一样,它是幽香,幽香你坐在我这里不一定闻到这里的兰花的香,然后,突然一阵风轻轻的吹过来,觉得这个兰花的香来自哪里,自己也猜不到的。这种幽香是特别特别神秘的。兰花必须要跟兰花的文化历史(相联系),假如说兰花没有文化历史,那么兰花就是草。没有意义的,是吧。你兰花这里有好多好多的学问。过去的人像孔子,过去的名人都喜欢兰花,那现在人也喜欢兰花,兰花比喻君子。
(配音)说起兰花,戚成轴的话就特别多,他还和记者讲了已故的叶张启老人和他之间的兰花缘,他觉得那是上天注定的。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养兰花的人和其他的人心态也有点不一样,比较纯,讲义气讲信用,我觉得有一次,一个种兰花的老人,他的那个兰花是很好很好的,当时一苗出来就是18万,是天价,然后他重病的时候,他以为那个兰花已经死掉了,没有了,其实那个兰花他告诉我是山上采下来的,他自己家里有一半放在乱草之中,其他兰花中间,他自己放在哪里也不知道了,他选出来的好的品种都死掉了,然后在他死的时候,他家里有个铁树,我第一次去他家里看到铁树比较好,铁树快要死的时候,他说这个铁树只能卖给我,把这个铁树种的更好,其他人出高价也不卖,然后我去看他的时候,给他超过他卖给我铁树的钱,然后他告诉我,铁树下面有十几盆兰花,叫我一起带走。我就把那十几盆兰花带走,等第二年开花的时候,就发现那个最好最好的品种也在里面,所以说这方面一个是缘分,第二就是像我们这样很真情的交往,体现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美德的人,好事做多的人有好报的。
(配音)戚成轴说,在他的兰花情缘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我有一次去山上打猎,因为我是非常喜欢打猎的,所以我采兰花是比较内行的。以前我是永嘉打猎队的,也是比较有名的打猎手的。我有一次出来打猎的时候,带着狗去山上打猎,在山上打了一天,没有什么东西发现,在回家的路上,这只狗在山上那边叫,当我赶到那里的时候,发现有条大蛇在那边,几只狗围着蛇叫,我一上去的话,这几只狗看到主人来了,胆子就大起来了,往蛇这个方向就扑过去了。这个蛇也很厉害,就开始想咬狗了,我就给那蛇打一枪,把蛇打死了,打死了以后,距离我们是很近的,蛇的血都溅到我身上了,以后我去水塘边洗手的时候,洗好手一上来,发现土的上面一点点,有个兰花真的很漂亮,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兰花的叶子一看,花苞一看,绝对是好花,然后我把它采下来了,放在我自己家里有个百兰园,第二年开的花真是很漂亮很漂亮,这个也是一个传世的品种。
(配音)就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多了,戚成轴的生命中就再也离不开兰花,兰花成了他一辈子最好的朋友。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兰花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东西是很大很大,我受益很大很大,因为我通过种兰花,认识了好多好多种兰花的朋友,应该说以兰会友,以花为媒,交往的朋友,种兰花的人,交往的人素质各方面都比较高的,给我自己以后的事业工作带来很多的方便。种兰花,你懂得兰花,欣赏兰花的时候,你的心态都会改变的,以前我办公室后面种了一大堆兰花,当我什么事情做的不顺的时候,心里烦的时候,我一个人单独跑到兰花园里,兰花园待十分钟,看看兰花的叶子,看看兰花发的苗,慢慢的心情就平静下来了,所以种兰花对养生真的有好处。兰花在我生命中是一个知己,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我就是跟兰花没话不讲的,在兰园里我们看看兰花,心里就通了。我个人的话,我已经认定兰花了,是我最好的朋友,一辈子不会离开兰花,兰花没有带给我经济产业方面的好处的,我种兰花就是欣赏兰花、爱兰花,才走这条路。
(配音)桥下年轻的兰友吴玉柱,是做教玩具生意的,因为偶然的机缘爱上了兰花,也养起了兰花。
(采访兰友吴玉柱)
我开始喜欢兰花,是因为门口一个朋友他叫我把我带去兰友家去拿兰花,开始我不懂,后来他叫我带到兰友家,然后兰花开起来很热闹很香,我就喜欢上了,就拿一盆拿回家,种了几天特别香,觉得有意思,从那时候开始就喜欢上兰花了。刚开始种草的技术还没有掌握,浇水或者施肥,我们心都是太贪了,水拼命的浇,根下面就烂了。冬天烂了,到了春天已经黄了。那个芽又起不来,叶子就枯死了。我们多年的经验积累起来,才有现在的成果。我们选到一个好的品种不容易,我们那个兰花开始种到现在,每年都有得过金奖,我们那个奖品一年少的话一两个,多的话有三四个,五六个。在全国都有得奖。
(配音)这些年来,吴玉柱的兰花经常在各类兰展上获奖,却卖得极少。年11月,永嘉一年一度的兰展在县城如期举行,吴玉柱一盆4苗的寒兰奇花获得金奖。他带着妻子开心地与兰友们聚餐。席间,妻子向他嗔怪道:你种兰那么多年,总说自己的兰花有市场,从来不见你能卖点钱来,有市场也卖一盆给我看看,也好付些家里的水电费。旁边一福建兰友说:你们那盆4苗的寒兰奇花卖给我,你开个价。妻子说:5万。福建兰友说:不准反悔。吴玉柱急了,说:我这盆兰花只养两三年,我还想养,不卖的。福建兰友说:买卖怎可开玩笑?那我出10万,你给我两苗。吴玉柱还是不肯,在双方僵持过程中。一位兰友出来打圆场,答应自己卖一盆寒兰给福建兰友,事情这才作罢。养兰10多年,吴玉柱只卖过一次精品兰。那是去年在永嘉的兰展上,他拿了一盆3苗芽的寒兰素花参加评比,这盆兰花他用1.5万元购得,种养的时间不长,不料获得了金奖。兰展上,就有爱花之人来买他的寒兰,愿出3.5万元,吴玉柱不想卖,无奈拗不过妻子,只得把这盆寒兰素花卖掉了。其实,妻子不支持吴玉柱养兰花,她更希望丈夫能静下心来与她一起做大教玩具生意,但吴玉柱还是如醉如痴地喜爱着兰花。
(采访兰友吴玉柱)
这个草,我们一个是兰花草型这么美丽,放在房间里对空气又好,开花的季节,我们那个赏花,花的那个清香特别香。这个是自然香,香味特别好,我们这个兰花欣赏价值特别高,我们兰花种养起来,门关着从来没有给小孩子进,我们养草比对小孩还重视。
(配音)兰友邵建平是镇上卫生院的医生,工资一个月0多元,经济上他并不像戚成轴、吴玉柱这些经商的兰友般宽裕,为了兰花的爱好,他戒了烟,戒了麻将等不良嗜好,把钱省出来养兰,他觉得这很值。
(采访兰友邵建平)
种这个兰花生活改变很大,比如我以前是打麻将,抽烟。麻将有时候通宵,吃烟都要一包到两包,有一次我到兰友家,看到兰花这么漂亮,我想买这个兰花,想买这个兰花以后,他说这个价格要0多一支,0多一支,我一个月工资也只有0多,我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钱没有,老婆不支持我养兰花,我就把打麻将和抽烟给戒掉了,决心戒掉了然后把钱拿来,省下来买兰花。养兰花值,兰花不但让我把这个(不良嗜好)戒掉了,精神上享受,以后这个兰花养起来以后还可以卖给兰友,产生效益。精神上相当享受。这个香对人体感觉相当有作用。现在老婆看我坏的脾气戒掉了,她很认可。每天晚上我这些兰友到我家玩,她也很开心。
(配音)桥下镇兰花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前几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兰花价格是遭遇寒流,不少兰花身价暴跌一半,有的甚至跌去七八成。兰花从以前市民难以企及的高价逐步回归到了理性的价格。尤其是兰花新品种的价格跌至“平民价格”,从过去一苗10万元降到几百元,一种名为“春兰外蝶”的兰花一株就可以从原来的多元跌到0元。所以,兰花还有一个名字叫“绿色股票”,靠炒。现在兰市回落,是好事情,走向正常,趋向理性,回归它本来的价值。
(采访永嘉兰花协会副会长戚成轴)
这几年碰到的挫折很大,因为过去兰花协会刚开始成立玩兰花的时候,那时候价格是特别特别惊人的,最好的兰花,就是一苗,一苗兰花出来万最高的,然后这几年兰花的价格掉得很快很快,过去万的现在10万块钱也买得到,5万块钱可能也买得到的,掉得很快很快的。所以对于从事高端兰花发展的人打击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价格那时候他们进过来都是上千万的,现在掉下来没有值多少的,这个很有打击的,不过有一批种一般兰花的人,那打击就不大了,那个兰花买过来只有10块钱一苗,现在最低也低不怎么下来的,所以说那种叫普草,种普草的人还是可以的。这方面我们兰花协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平时把这些兰花的爱好者叫过来跟他们一起交流,共同度过这个难关,给他做一做思想工作,分析今后市场的走势,他们对兰花还是有信心的。
(配音)东山村是桥下镇兰花种植户比较集中的村,记者来到兰花专业户黄品光的家里时,他正在家里摆弄兰花,记者在他家中看到,密密麻麻摆放着很多盆兰花,上头遮了一层薄薄的遮阳网,看不出有啥特别,甚至还有点简陋。黄品光告诉记者,自己10多年前开拖拉机做水泥生意,当时桥下的不少村民意识到这些土生土长的兰花能给他们带来财富时,村里掀起一股“兰花热”,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学种兰花。由于兰花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其中更有不少珍品深受兰花爱好者的喜爱,因而吸引了众多兰友和兰界专家前来观赏,兰花名声远扬。
(采访兰花种植户黄品光)
我是年开始种的,种了十几年。那时多了,像我们就是说去采兰花,一到山上,就是那个山沟里面,其实兰花没有看到,香味就闻到了,你去找一下子找不到,其实那个兰花在离你大概几十米到一百米左右的地方,你就只闻到它的香味,它是顺风而来的,不是说你到那个边上香味特别好,那不是的。风吹到哪里,它香味就到哪里。
(配音)黄品光说,刚开始时,由于对兰花习性了解不够,种死了好些。于是请教兰友,在用土、浇水、通风等方面下功夫,渐渐地,积累起了栽培兰花的心得。自己刚开始的三年时间,都到山上去挖兰花,没有收入。现在在他的兰花花圃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寒兰。几年下来,他的基地被评为县里十大兰花基地之一,在第十届中国(温州)兰花博览会上,他培育的兰花获得了多个奖项。
(采访兰花种植户黄品光)
(兰花)对人来讲,改变是多的,情操方面各方面。其他方面,我们可以急,种兰花这方面,我们不能急,你急也就那么回事,就是说你慢慢来。我们种了十几年才开花,你这个急怎么急,你就说三天两天开花怎么开,我有几个花开出来还是好的,都是11年、12年才开出来。
(配音)黄品光说,现在作为兰花种植户,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资金和政策上对他们多加扶持,把桥下兰花种植业真正做强做大。
(采访兰花种植户黄品光)
作为我们桥下一个兰花名镇来讲,大家都是农民,农民种地为了挣几块钱都是很难的,有的想种大种强,需要政府扶持的。主要的就是我们的资金来源不够,有时候政府扶持一下,各方面对我们兰农来讲就有政策就有好处。
(配音)和黄品光一样,黄成唐10多年前开着拖拉机跑遍永嘉山头寻找野生兰花,现在是自己开着小轿车,跑温州各地给买家送自己培育的兰花,读完书的儿子也开始在淘宝网上进行网售。夫妻俩种兰十多年,现在经营着7亩花圃,也建起了兰房,是桥下最大的种植户,他们还准备继续扩大花圃。黄成唐告诉记者,趁现在价格低,到各地搜一些新品种,希望兰花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消费者来欣赏到兰花。妻子程小芬说,他们最苦恼的是没有集中培养兰花的场地,要想瓯江寒兰有更大市场,一方面民间要努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开辟兰花种植基地。桥下几百户养兰户,都希望建立一个兰花交易市场,还有寒兰展示中心。
(记者素贞出镜)天色渐晚,我们的兰花之旅也已经走到了尾声,今天我们采访了几位兰友,不但学到了许多兰花知识,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桥下人民对于兰花的热爱。希望这张“兰花金名片”能够递交给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为这份事业而奋斗。
(口播)相信,看了我们这期春节特别节目,有些观众朋友已经喜欢上了兰花。在这里,我们也给大家提供一份养兰小贴士:兰花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太阳晒的多会导致叶子“焦头”,晒不到太阳可能会影响开花。种植兰花一星期需要透水一次,栽培兰花的泥土只要疏松即可,一般两年才需要更换一次。兰花的开花时间因品种而异,一般来说,春兰在2-3月份,蕙兰在3-4月份,建兰在7-10月份,寒兰有6-7月份开花的,也有在11-2月份开花的,墨兰在11月份-来年2月份开花。好,今天的春节特别节目就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