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地震地区和23条地震带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52.html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1

西南地震带

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地区,属于欧亚地震带中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主要分布的地震带有8条:

炉霍—康定地震带。

西起甘孜经炉霍、道孚至康定。年到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2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

冕宁—西昌地震带。

北起石棉,经冕宁、西昌、会理、米易至元谋,公元前年到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16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8次。

东川—嵩明地震带。

北起巧家,南经东川、嵩明、寻甸、宜良、开远至个旧一带。地震活动强度较大,频率较低。

马边—昭通地震带。

包括四川马边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年的永善7.1级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地震活动频度较高,多为震群性地震。

通海—石屏地震带。

包括玉溪、通海、峨山、曲江、石屏、建水等地区,年通海7.8级大地震就发生在此,地震活动强度较大,地震重复性高。

中甸—大理地震带。

包括中甸、丽江、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弥渡、巍山、南涧等地区,公元年到年共记录到6级以上地震16次。

天水地震带。

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公元前年到公元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46次,最大震级为7.5级。

松潘地震带。

包括武平、南坪、漳腊、松潘、叠溪及其以东的龙门山地区。震源深度一般较浅,烈度偏高。

2

西北地区地震带

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主要地震带有6条:

民勤地震带。

东侧为贺兰山,西北侧为巴音乌拉山与雅布赖山,南侧为天景山等,年到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1次,最大震级为7级。

河西走廊地震带。

祁连山地区活动性最强的一条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

祁连山地震带。

包括祁连山山脉主体部分。年到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25次,最大震级6.5,地震活动水平不高。

柴达木地震带。

以柴达木盆地为主体。0年到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7次,最大震级6.8级。

拜城—和静地震带。

地震主要分布在库车至轮台一带和乌什以北地区,震源深度10—30公里。

喀什—柯坪地震带。

包括阿克苏、巴苏、喀什、鸭子山一线以北至国境线以南的天山及其山前地区。年到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约次。

3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hy/5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