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十二)杭州植物园(初次编写时间:年2月3日):
杭州植物园地处北纬30°15′,东经°16′,占地.46公顷,园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多波形起伏。海拔10-m之间,丘陵与谷地相间,大小水池甚多,土壤属红壤和黄壤,ph4.9-6.5,肥力适中。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北,灵隐和玉泉间的丘陵地上。东接岳王庙,西毗灵隐寺,北连桃源岭,背倚群山,原是一片野草丛生、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
年辟建植物园,是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之一,集植物科研与风景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植物园。园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植被繁茂,树木苍翠,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影响。植物园的亭、廊、叠石、水泉、衬托四季花木,天然成趣,是一所具有公园外貌、科学内涵、以科学研究为主,并向大众开放,进行植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地方性植物园,隶属于杭州市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杭州植物园由于处于西湖风景区的中心地带,因而其布局和规划上与西湖风景极为协调。然它是一个科研基地的植物大观园,种植了从本省,全国及国外搜集来的栽培植物品种达多种;但它也是一个有名的公园,尤其是以供人观赏为主的植物展览区。
按园林布局,分为植物展览区,经济植物区,竹类植物区和观赏植区四个部分,以及山水,百草,树木三园。其间点缀池、石、亭、廊等园林建筑和小品,佳趣无穷。春日,海棠、樱桃、碧桃相继吐艳,杜鹃红艳可爱、格外醒目。夏日,荷花送香,情意浓浓。秋天,丹桂飘香,紫薇盛开,槭树树叶由绿变红,各显特色。每到天寒地冬时,万木枯萎,百花凋零,唯有园内的松,竹,梅这三种斗寒的骄子,傲然吐绿,含蕾绽放,迎接着前来观赏的四方游人。
(20世纪80年代初,陈云在杭州植物园对浙江日报记者程学武说:“小程,你看我学你拍照的样子像不像啊?”)
早在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就曾亲临植物园视察,以后,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王震、胡耀邦、万里、陈慕华、朱镕基等中央领导也相继到园参观指导。先后有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园参观和交流。印尼茂物植物园专家曾称誉杭州植物园是亚洲最大、最美的植物园之一。
(1)植物园北门检票处门口:
夫人不慎在收藏衣物时从凳子上摔了下来,凳子砸在右足内侧、右足跟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将近半年末去景点,心中莫名的焦急。今天,在“医院”做好理疗,夫人无奈之下、一瘸一拐地“打的”到“下沙城”公交站,11:30时乘B1公交车于12:20时到“黄龙终点站”;“打的”于12:35时到达植物园北门检票处门口。
今天是冬末、立春前一天,园区正在工程维修,零星的几个游客在干枯的池塘边漫步。从进口往西有一条长约米的园内马路,终点右手是“山水园”、左手是“玉泉”,“玉泉”东面是“上林苑”,“上林苑”北边是“桂花紫薇园”。
(2)山水园(生物多样性示范保护区):
山水园西临玉泉青龙山,东接槭树杜鹃园,占地面积3.2公顷(48亩),以平方米的水面为中心,园路沿湖而建,植物配置形成疏密变化的空间,在游览过程中步移景异,营造各具特色的画面。此园充分利用原有的山体、洼地等,结合匠心独具的人工造景,成了江南山水园林的经典之作。
山水园水面有两处内港、一座小岛,岸边布置有两组亭廊、一座曲桥和一座二层建筑。中心一泓湖水碧波荡漾,平均水深1.2米,面积平方米。主要以展示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特式,分为水域生态功能和亲水区两部分,重点展示丰富的湿地生物类型、园林植物的遗传变异及其形成的水陆生态系统,植物、昆虫、鱼类、鸟类间形成的生物链。四周树木环翠,亭台水榭点缀其间,风光旖旎,春季妩媚多姿,夏季艳丽缤纷,秋季色彩斑斓,冬季银妆素裹,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植物造景强调山林与色叶乔木的延续,突出色彩与形态的变化,配置槭树科、水杉、珊瑚朴、香樟、黑松、罗汉松等植物,春季香樟与水杉的新叶嫩芽色彩协调又有丰富的变化,同时两种树冠形态的对比形成独特的观赏效果;秋季槭树类、水杉、珊瑚朴等植物色彩斑斓,彰显山林气息;夏季整个湖面被绿色围绕,星星点点的睡莲打破了沉寂的水面;冬季银装素裹,水杉挺拔的姿态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秀丽。
山水园的植物与水体、地形、建筑、园路等元素结合,营造不同气质的休憩与游览空间。北面内港以水杉为主要树种,配合秀丽槭等槭树科植物,既是亭廊组合的背景,又在内港形成别样的空间。亭廊西侧与山林紧密结合,植物造景以山林的延续为主,仅在曲桥与休息亭之间配置了红枫、合欢等植物,强调季相变化。曲桥的南面应用水杉与香樟形成形态与色彩的变化。二层建筑与水面相距仅30多米且比水面标高高10余米,建筑与水面之间的绿地应用大量常绿乔木,现植物已将建筑基本遮掩。水面南侧的小亭廊与北面亭廊遥相呼应,中间的小岛既有分隔水面的作用,又能避免两组建筑直接相对,还形成了小亭廊的对景。小亭廊的东侧是山水园中观赏的最佳位置,种植少量的大乔木,满足观赏与休息的要求。山水园水岸线的东面以中部的黑松与香樟树丛为观赏主体,黑松墨绿色的枝叶与苍劲的枝干在树丛中尤为突出,丰富立面的变化,并与西岸线的水杉香樟树丛以及北面亭廊互为观赏对象。
(3)鸟类活动区域:
杭州植物园在杭州的园林中面积相对较大,而其中的玉泉、山水园、百草园、分类区和灵峰是鸟类多样性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玉泉和山水园紧贴,但玉泉由于游人最为密集、建筑最多,因而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在其中出现的鸟类也多为常见的园林鸟类。
山水园有一大型水塘,周围植被良好,水塘中间还有一小孤岛。虽然游人也较多,但水塘给鸟类提供了很好栖息、觅食和庇护环境,尤其是水鸟类,如白鹭、夜鹭、翠鸟、白胸苦恶鸟等。近年的春夏鸟类繁殖季节,均有翠鸟和白胸苦恶鸟在水塘中繁殖,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赏;百草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植被茂密郁闭,游人稀少,经常吸引一些对环境和干扰敏感的鸟类在此栖息,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偶见种,甚至罕见种。
夏季的百草园也是一些鸟类相对理想的繁殖场所。分类区面积较大,也相对开阔,树种丰富,游人也不多,是植物园鸟类最丰富的区域,可以见到植物园绝大多数的鸟类;灵峰紧邻西部山区,虽然季节性游人的压力较大,但山林鸟类丰富是其特色,尤其是一些偶见和罕见种类,大大丰富了杭州植物园的鸟类多样性。
(4)自然植被区域:
自然植被区域占地6.1hm平方。此区域以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为特色。以展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主,在保存完好的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中展示其群落的结构、演替过程及其演潜阶段所表现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现象。
(5)山外山菜馆:
中华老字号——山外山菜馆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植物园内,背靠青龙山,面对山水园,左依玉泉池。绿荫环绕,鸟语花香,是蜚声海内外的西湖名菜馆;总面积为平方米,拥有上下3个迥异的大厅和20余个大小包厢,可一次容纳人同时用餐。大厅宽敞舒适,包厢各具艺术特色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菜館,創業於清光緒28年,以杭幫傳統名菜著稱,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最初店是在靈隱寺一帶,民國以後幾經波折,於年落腳杭州植物園內玉泉風景區。現在的山外山是年重新裝修的,採取與周边自然景觀融合的設計路線,打造宛如在園林裡用餐的舒適環境。用完餐在植物園內散散步、餵餵魚,感覺十分悠閒。
山外山菜館不僅如西湖醋魚、東坡肉、宋嫂魚羹等傳統杭幫菜做得出色,近年更致力研發創意菜、特色菜,像得金獎的鮑魚燜雞就頗受饕客推崇,另外首創的千島湖有機魚系列,一道「八寶魚頭皇」的美味,融合魚頭的營養與火腿、菜心、香菇、海蔘等配料的美味,讓饕客懷念不已,「杭城第一家」美譽名符其實。
(6)玉泉鱼跃:
玉泉鱼跃景点位于植物园北侧,与山水园相邻,占地面积1.54公顷,因泉水晶莹明净而得名。历史上的玉泉与虎跑泉、龙井泉齐名,是杭州的三大名泉之一。现在玉泉的天然泉水早已经不复存在,“玉泉”也成为了一个地名。玉泉的泉眼最早发现于南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以观赏大鱼而闻名。早在宋代,玉泉就开始养鱼。
进门后先至玉泉池,这里已修饰一新,名“鱼乐国”。南北各有小天井配置松、竹、梅小景。玉泉长约十二米、宽9米,无泉眼,泉水自池底渗出,养鱼百余尾,鱼长数尺,重数十斤。
《玉泉鱼跃》扬眉——灵峰脚下涌清泉,三泉迥异紧相连。玉泉温润如青玉,月影婆娑落深潭;珍珠翻滚戏水面,晴空落雨细如毡。鱼乐我乐两相乐,我欢鱼欢两相欢。
年后,因附近挖深水井,天然泉源消失,旧有珍珠泉和晴空细雨池的景色已难窥见。
年,玉泉在原址上用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法加以重建。新建后的玉泉,进门就有一个大的窗框,后面天井内有湖石一块,翠竹数竿,组成一幅天然的竹石写意图。内由几个庭院,庭院间用回廊,粉墙相隔,墙上有漏窗引景,使几个庭院隔而不绝,给人以庭院深深的感觉。
—年,玉泉景点全面改建,浚修三处泉池,空间布局基本不变,观鱼处略作扩大。
年,玉泉景点进行了全面改建,新建“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二组新景。
(西湖十八景之清莲寺玉泉鱼跃、民国时期照片)。
景点原有寺庙,称玉泉寺,又名净空寺、清涟寺。南朝南齐建元年间(公元—年),昙超和尚在此开山筑寺,俗称玉泉寺,后晋时改为净空寺,南宋时理宗题额玉泉净空寺,清康熙时赐名清涟,遂改称清涟寺。清代,泉池三面环建僧房,设隔窗,后几经修缮。池边有廊,廊檐下有燕筑巢,此处是观鱼的好去处。
清雍正《西湖志》卷四:“泉上建亭,榜曰‘洗心’,左右夹以回廊,环以曲槛,游人凭槛而坐,鱼亦不惊”。《西湖新志》卷一:“又有翡翠鱼,长约尺余,咸丰时有三尾,近存其一潜伏池底,偶然游泳得一见之。乾隆御题已有翡翠之名,盖三百年物也。有屋三楹,榜曰‘鱼乐国’,旁曰洗心亭、皱月廊,池有小石塔。‘玉泉鱼跃’为增修西湖景目之一。”
(a)鱼乐国:
(民国时期明信片,来源网络,致谢!)
民国时期,拆僧房改为茶廊,泉池三面隔窗拆除,供游人品茗赏鱼景。凭栏观鱼,沉浮上下,有“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之意趣。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鱼遭到了日本鬼子的大肆捕杀。
“鱼乐国”三字为安徽杨见心,拓自安徽休宁古城放生池畔石碑。安徽休宁古城放生池畔石碑“鱼乐国”匾额,出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迹。
(民国时期照片,来源网络,致谢!)
作为杭州“四大名泉”之一,玉泉历来就是品茗赏景的名胜。
年,玉泉景点又进行了扩建、改造,分成了南园、北园两个区域,景点面积由原来的0.75公顷增加到了1.54公顷。北园有“鱼乐国”鱼池、“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等古迹,南园有“清乐堂”、“如鱼得水”、“碧莹亭”、“闲定轩”等观鱼景点。
“鱼乐国”作为玉泉主景区,充实休息、饮茶、观赏巨鱼等内容。“晴空细雨”景区,以玩赏珍贵金鱼、精美盆景为内容。现在的大青鱼是建国以后玉泉重建时放养的,数量有多条,最长的有1.5米,最重的有斤左右;成群结队地翱翔于池中,是杭城颇具特色的观鱼景点。
在色碧如玉、清澈见底的大鱼池中有百余尾五色大鲤鱼和大青鱼。春天,鱼跃清泉,燕斜微风,景色清幽。
(b)古珍珠泉:
在玉泉西侧内园中,有著名的古珍珠泉,泉池呈长方形,面积约3平方米,池中水清见底。由于此泉是地下水上涌形成,在池边用足顿地,会有一串串的水泡上涌,犹如珍珠一般,故名珍珠泉。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泉源被破坏,此景观现已不存在。
(c)晴空细雨泉:
穿过珍珠泉圆洞门,便见一造型别致的庭院。这里有玉泉的又一姐妹泉--晴空细雨泉,又名法雨泉。有关志书上载:"泉眼上涌,浮激波面,滴滴作雨状,每斜风疏点,游人或惊雨而去。"这是因为这处泉水下面的泉眼既细又密,丝丝上涌,经太阳光照映,犹似纷纷雨点。由于地下泉眼上涌,在水面形成波纹,像下着一滴滴的细雨,故名晴空细雨池。“晴空细雨”景区,以玩赏珍贵金鱼、精美盆景为内容。
(d)清乐堂:
原来玉泉景点内清乐堂边侧的浅水中设立着约20块平坦的块石,微露水面,似断还连,形成一条水上通道,便于游人跨步而过。这就是所谓的“汀步”。汀步,又称步石、飞石。园林中运用这种古老渡水设施,质朴自然,别有情趣。为保障游人的安全,汀步的两端都设有醒目的警示牌:“行走汀步注意安全,老人、小孩需有人搀扶”。
(e)如鱼得水亭:
如鱼得水亭,位于鱼乐国南侧的山地园林(又称“清乐园”,年辟建)西南角,是亭系一敞亭,依山临水而建。亭额题称“如鱼得水”,语出《三国志》,沈定庵书。亭额两旁楹柱,有联对云:“鳞中大隐庄书王画;山外清涟乐咏颠题。”洪尚之撰,郭仲选书。此联内涵,涉及历史上与西湖关系密切的唐白居易、南宋济公、清乾隆帝等人,以及几个与赏鱼、玉泉相关的掌故。比如“乐咏颠题”,意指白居易(“乐”天)和释道济(济“颠”,即济公)都有直接赋写玉泉的诗作;“鳞中大隐”之语,出自清乾隆帝的玉泉题咏。“庄书”,则指《庄子》所载庄周观鱼濠上而知“鱼乐”的妙论;“王画”,谓清内府所藏元代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人)所作鱼趣图。凡此种种,均切合玉泉的“个性”而颇可回味。
(f)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在玉泉:
陈云早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店员时,就学会了打算盘。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财委主任时,身边还备了一把算盘,计算各种数据。年11月,陈云在杭州玉泉茶室看到服务员在打算盘算账,就走过去说:“你的算盘让我打一下行吗?”于是就噼里啪拉地打起算盘来了。
(g)关于玉泉的传说有两个:
(Ⅰ)传说有位高僧叫昙超,在玉泉寺讲经,讲得非常动听,吸引了很多人来听讲经,其中有一位老人对高僧说“我是一条龙,住在富春鹿山,有五个兄弟。去年冬天有人挖山土烧砖,破坏了我的家,我的兄弟一怒之下,不降雨了,请大师前往化解。”昙超说;“这个庵里没有水,你能使它有水吗?”老人听了用手掌一摸,泉水就出来了。
(Ⅱ)有一年,钱塘江上开过一艘船,江里的草龙听到船上一片哭声,得知这些人是被皇帝拉去做苦力的。草龙心想:皇帝这么坏,应该把他收拾掉,于是就飞到京城去刺杀皇帝,刺杀没成功,反而被侍卫射杀了一只眼睛。草龙逃回了杭州,打听到清涟寺里有个和尚医术高明,就上门求医。谁知老和尚得知草龙想刺杀皇帝,便假意要草龙在寺里钻个泉眼作为医眼报酬。草龙不知是计,就取过老和尚放在佛前供桌上的小石塔、往泉眼当中一放,草龙由此就被镇压在下面了。
(7)上林苑:
吴大羽曾居住过的“猎屋”)
年10月7日,在香港举办的“20世纪中国艺术秋拍会”上,吴大羽先生(-)的一幅画作《粉墨春秋》,以万港元的天价成交,大幅超越了人们原来预估的万元至万元港元,并刷新了20世纪中国画家个人拍卖的新纪录。岁月终于拂去了历史的尘埃,显露了他真金白银的本来面貌。
(吴大羽作品《彩韵》)
在讶异之余,许多人不觉发问,吴大羽是谁?这位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巨匠,可能,内地文化界的许多所谓“圈内人士”也未必清楚,先生一生的甜酸苦辣,以及他所独创的非凡成就。又有谁会想到,这位艺术大师,他的人生最为精彩的岁月是在杭州,在玉泉附近一座小小的“猎屋”里度过的?谁又会想到,这位中国现代画事业奠基人之一的顶级艺术大师,人生最为辉煌的时日,竟然就住在湖畔的马岭山上?
吴大羽,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宜城镇,父亲吴冠儒有十个儿女,大羽排行最小,画家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曾是大羽祖父的学生,使得他自幼就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培养了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儿时就读于私塾就喜欢绘画。
(少年时代的吴大羽)
年,十五岁的大羽师从上海画家张聿光先生;
年,担任上海“申报”美术编辑。
-年,到法国学习西洋画及雕塑,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院。
年,学成归国,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年,杭州的国立艺术院成立,大羽受校长林风眠先生邀请,到杭州担任国立艺术院(年更名为“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西洋画系主任。在“艺专”期间,他与林风眠、林文铮、蔡威廉等人以杭州“艺专”为基础成员,创办了中华艺术运动社。
大羽先生是一位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家,在西子湖畔有过一段至为感人的恋爱史,他说,每当日暮黄昏之时,自己总要带上一束鲜花,花瓣在阳光下点点闪耀,献给在湖畔等候已久的心爱女人,甚至到了七八十岁高龄时,每当谈到这段情景交融的恋情时,都会流露出青年学子般的羞涩。
(吴大羽夫妇)
年8月,大羽与沪上银行家寿拜庚的女儿,寿懿琳结婚。
年,中华艺术运动会在上海举办的一次盛况空前的展览会上,大羽先生的几幅作品《渔船》、《倒鼎》等引起了各方人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