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也有铁树开花的一天

剩者为王

Hey,各位,最近老股民纷纷热泪盈眶,中石油也有雄起这么多天的时候~

不过,当初被套,期间被套,股价起飞前被套的,绝大部分,早已割肉离场了,这部分收益增长,自然他们享受不到。

1/仓位,既不要深陷其中,也不要过早离场

我相信大家肯定听过这样的“忠告“,投资要用闲钱,不要上杠杆。当然,我也说过,我还特意在星球置顶叮嘱大家。

我之所以这样说,很大原因是,我们很多人压根不了解自己,而对手却把我们研究得透透的。

你想,如果不是闲钱,你根本把持不住,涨起来,加钱继续追涨;跌了,被套住了,加钱补仓,希望未来涨回来能解套。

这都会导致一个问题,仓位越来越重,投资的钱越来越多,一旦自己钱不够了,又想着追涨获得更多收益和补仓均摊亏损,自然会借钱融资,慢慢就不是用闲钱了,而是用了有代价的钱去投资了,慢慢你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哪怕政治正确的价值投资,企业的增长盈利也不是无限制了,一个企业利润能平均下来每年15%-20%增速,已经很牛逼了,“买股票就是买企业”,那么股价自然也就15%-20%左右增长,这是比较理想的。

如果远超这个增长,那就是提前透支了身体,将来是必须要“还”的,这个不仅适用企业,也适用大部分行业。

如果担心被炒高了,那么你最理性的做法是留好仓位而不是全靠估值去投资,估值是预测未来的,是一个推测,而仓位是实实在在眼前的,是可控的,学会仓位控制比学会看估值更重要。(当初,看估值也是必须的)

现在还出现一个更可怕的,房地产和教育行业不但需要休息,可能还卧床不起,那么,这是妥妥黑天鹅事件。

肯定是有人买了这两类黑天鹅的,那么对于买了的人,遭遇损失的人,我们能获得什么教训呢?

在我看来,依然是仓位。

留足够的仓位应对黑天鹅事件,这是一种谨慎的态度,是一种尊重市场规律的操作,是一个科学的做法。

在投资逻辑没有明显变化,例如白酒依然是利润稳定的产品,群众依然会消费白酒,因为仓位太重而亏损严重,从而忍受不了提早离场,是一个不太明智的做法。

在于投资逻辑出现变化后,这时候仓位不是让你以后抄底均摊亏损用的,而是发生确切损失后,割肉起来没那么痛。

留好仓位,唯一的坏处也就是少挣了。

根据同样金额,亏损带来情绪变化是盈利的两倍,自然,少亏一点是优于少挣了一点的。

因此从心理学上,我们留仓位是为了自己未来更淡定,是有实战意义的,当你淡定起来,就不会过早离场。

2/投资,是一个谁耗得过谁的过程。

上月,我发了一个平安新增股东数据:

当然,这个是事后数据,不是预测数据,我是想告诉大家,去人多的地方要谨慎,你看看现在平安的散户数量,涨了多少啊?24%!。

如果散户都认为自己看到“显而易见”的机会了,都买入,都等未来一波涨起来,那么你想想,谁来拉起来?

刚才我说了,企业的盈利增长是有限度的,要想涨起来是需要业绩支持,更需要涨的逻辑的,现在改革没成功,投资频频失利,你说用哪一条逻辑能支撑上涨?

机构又不是傻的,他们凭什么给我们抬轿子,接盘你的货?出钱好让股价拉一波,涨一波,给我们这些散户套现离场?

我开头说过,我们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对面的狼,而对面的狼,却把我们研究的透透的,看羔羊一般。

只需要简单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机构,你会这么现在入场吗?

明明很简单的逻辑关系,非有人要倾家荡产融资上平安,以为这样能耗的过谁?死得最快的肯定是上杠杆的人。

等我们这群散户,自己忍不住了,开始慌了,不淡定了,有的杠杆爆了,纷纷割肉离场了,机构才会进场,这个永远是“薛定谔的进场”,只要发生了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

而在发生之前,是一个看谁耗得过谁的过程。

因此我给的建议是,如果你确实不想错过这个“看似难得的机会”,那就定投吧。

哪怕真看好平安,非平安不投,也请不要随便就下大注,如何定投我感觉已经说得比较透彻了,可能理解个中实际作用的连10%的人都没。关于定投,我还没说够!(字干货)

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腾讯、茅台等一切大型滑铁卢的股票,好公司依然是好公司,但要慢慢买,如果错过就错过呗。

回到一开始的所说的,少挣了远没多亏的痛苦,我们没那么了解自己,特别我们的本性。

不了解自己,切勿一上来就重仓某股票,倒不如买卖宽基指数,起码亏起来没那么剧烈,学点定投,留好仓位,自然心态就稳得一逼。

那句: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运用了仓位和定投,能做到“别人贪婪我谨慎,别人恐惧我淡定。”

这样,未来哪天闪电劈下来,起码我还在场而不是早已经割肉慌逃了,毕竟,连中石油也有铁树开花的一天。

(粉丝福利都在知识星球,免费扫码加入,下载知识星球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hy/9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