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教育札记为什么我们要努力读书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

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

......

但我建议最好写妈妈

我会用功读书

用功读书

怎么会从我嘴巴说出

不想你输

所以要叫你用功读书。

——周杰伦

《听妈妈的话》

面对不爱学习不明白学习意义的孩子,我所看到的有思众生相:

广州本地的妈妈(家庭富裕,房子好几套):老师,我孩子有早恋倾向,现在才初中,不爱读书觉得没用,您能不能和我孩子谈谈,她不听我的,我怕...

外地来广州打工的妈妈对孩子说(工薪阶层):读不好书,将来只能扫地!

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妈妈反馈:自己的孩子在高考的两个月前,心理压力大直接重度抑郁症,无法学习下去只能退学。

某有思初三小学员:

户口问题对我中考升学有很大影响,昨天我们学校教学主任又说了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月就中考,没信心了,还不如不学。

有思老师:

像他之前一直来补习的时候都会说学习没有什么用啊,学习英语也没用,高考也没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都是呆子。还不如去工作。但真正他妈妈也说过不想读书就去打工,他又说他也不需要多少钱,整天就待在家里就好了。

从上述话语可以感受到各个阶层的家长孩子面对学习问题都会迷茫和焦虑,背后其实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选择”!

有思小词典

智慧父母的教育信念——凡事必有最少三个处理方法(NLP十条前提假设)

对于“选择”的看法,会觉得父母和孩子有什么样的心态和人生。没有选择的人生就会焦虑和迷茫!

1

认为事情只有一个方法并且除此以外别无选择的人,往往是陷入困境的,因为别无选择。

2

对事情有两个方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他给自己制造了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局面。

3

有第三个方法的人,通常很容易会找到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方法。有选择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

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不止一个。“没有办法”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没有办法”对你没有好处,应停止想它;“总有办法”对你有好处,故应把它留在脑中。为何不使自己成为一个能找出办法的人?智慧的父母不会被问题所困,即便有问题,他们的问题只是暂时的,因为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处理方法。

对于学习选择的话题,社会成功人士怎么看?

材料一:

郎咸平

郎咸平,年6月21日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学者、经济学家。-年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年,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郎咸平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

材料二:

龙应台

著名作家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有思学员

有思学员:刘卓

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

和薛之谦成为同学的有思学姐

有思学员周可盈

就读于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

材料三:

马云

马云说:牛逼的人不是想做什么做什么,而是不想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有解读:有选择的权利多么可贵)

笔者想说的是,或许孩子早就厌烦了“上初中时,老师说上高中就好了;上高中时,老师说上大学就好了;上大学时,老师说就业不好,考研就好了”的一系列说辞。

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的兴趣学习遇到的真正问题(方法、心态、能力、习惯),在有思小伙伴的帮助下,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任何孩子的兴趣点都可以让你转移到学习上来!如下图

(有思小学员,从小一家和父母自驾游去遍全国,但是现在学习兴趣偏弱)

有思让孩子去暑假游学,是为了告诉人生有多种的选择!

五一期间,有位生意做的很大的女强人妈妈向我咨询孩子教育问题,继续对这位妈妈的企业了解了两年,我问了两个问题:

1.0-3岁您陪伴孩子时间有多少?

(答案是很少,那个阶段是创业最忙的时候,而0-3岁是孩子建亲密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时期,三岁看老)

2.你在平时生活中,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的多不多?

(嗯,这两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前都是代他做决定)

孩子也只有在自我选择才能成为自己,才能闪耀出自己人生的光芒!

每个孩子都有花期。孩子是牡丹,就要活出牡丹的样子!如果是铁树,也要活出铁树的样子。

——有思创始人大万老师

亲子关系非常有趣,它跟其他的爱不一样。其他的爱是为了在一起,而亲子之爱是为了分离。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和有价值,是因为有为自己做选择的权利。每个孩子都要成长为一个独特的生命、独立的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如果父母亲事事为孩子负责任,孩子就没有办法没有空间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不自由,也没有责任感的人。

——摘自《有爱还不够》

有思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pz/9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