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2.,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3.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佳肴》)
5.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这两句诗就可以体现他们的这种英雄气节。
(二)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住,飞鸟相与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甲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乙文的作者是代哲学家。(3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心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作者没有知己的孤独。
C.“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迷惘。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了作者对牡丹值得众人喜爱的认同。
9.甲诗和乙文都通过写花来表达生活态度,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岀作者的生活态度是。(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鲁人烧积泽①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②,恐烧国③,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④。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⑤之罪,逐兽者比入禁②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注释]①积泽:草木丛生的沼泽。②倚:偏移。③国:都城。④亲自率领众人督促救火。趣:同“促”,督促。⑤降北:投降败逃。⑥入禁:进入禁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事急不及以赏()(2)请徒行罚()
1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如)救火的人都要给予赏赐,那么不值得把国家赏给他们。
B.(假如)救火的人都要给予赏赐,那么国库财产都不够用来赏赐他们。
C.(假如)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不值得把国家赏赐给他们。
D.(假如)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国库财产不够用来赏赐他们。
12.文中鲁哀公两次说“善”,前一次说“善”是同意孔子对众人不救火的原因分析,后一次说“善”是
。文中“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的结局对当权者的启示是。(5分)
二、现代文(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①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
②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种品质,彰显对职守的______、做事的______、追求的______。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③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
④认真之“道”,在于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⑤认真之“道”,在于对事业的“至拙”专注。“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⑥认真之“道”,在于对成功的默默守望。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fēichí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