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此前给大家介绍了鼓浪屿的古树
今天一起来看看翔安的树
翔安的古树不少
历经风雨仍然造福子孙
那些古树名木都是活着的历史
01新圩后埔村“公婆樟”
●地点:翔安新圩镇后埔村的黄氏祖厝前
●树龄:均约岁,当地人尊为“樟公”、“樟婆”
在翔安新圩镇后埔村黄氏祖厝附近,屹立着两棵参天古樟树,至今已余岁,是厦门记载在册的最古老树木。
远看,它们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机勃发;近看,两棵樟树彼此隔空对望,相依相偎。村民黄老伯说,它们叫“公婆樟”,一公一母,是一位黄姓先人在唐朝时期所种。而这一守望,就是千年。
“婆樟”身段婀娜,宛如一位娴静的女子委婉的身姿;“公樟”身材笔挺,傲立风中,像一位英姿飒爽的壮年男子。这对活文物虽然历经千年沧桑,其根部空心、树皮斑驳,树干仍挺拔有力。8个成人手拉着手环抱,才能把将它的“腰”抱过来。靠近它们,一股神秘而淡幽的清香沁人心脾。
左边笔直的是公树,右边倾斜的是母树年,当地对“公婆樟”周边进行修缮,为它们立起支撑屏障,建了个小广场,为它们延续下千年的深情。黄老伯童年时常在树洞穿梭、玩耍,而今他的孙辈也在这里钻树洞、躲猫猫。
黄老伯说,古樟能给人带来好运,还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很多村民常到树下祭拜、祈福,也常有善男信女到树下求姻缘,愿能找到如意的另一半。
枝叶婆娑,清风拂过,你侬我侬,宛如“公婆樟”旖旎缱绻的绵绵情话,诉说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老誓言。
02金柄村唐樟●树种:古樟树●树龄:多年●植树人:唐代黄守恭之子在翔安新圩镇的金柄村,有一棵多年的古樟树,相传是当年把自家桑园献给泉州开元寺的黄守恭第四子、金柄黄氏的开基祖黄纶(-年)亲手种植。
这株古樟高18.3米,树冠直径21.8米,胸围10.5米,虽然树头内部早已中空,但依旧参天而立,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有活文物的美称,是翔安最早最大的古树之一,如今仍常有村民到树下祭拜祈福。
明代乡贤黄文炤曾为之手书《祖林垂示碑》一方,现藏于金柄村始建于唐朝的紫云黄氏大宗祠内,呼吁族人加以爱护。现树下的石碑,正面大书红字“唐樟”二字,反面为唐樟的介绍并告诫村民“今勒石志之,感先人余德垂荫,愿嘉木其永保清华”。
03明代防护林●树种:古树林,内有黄连木(烂心)、朴树、楠树(千金树)和翠连(带刺灌木)等
●树龄:近年
●植树人:明朝林希元
在翔安区大嶝街道田墘社区,有一片近年的古树林,不仅属于“省级黄连木保护区”,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种植这片树林的是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为了纪念林希元,这片防护林还被改名为“希元林”。
据说,林希元于年中进士后赴南京任官前,到大嶝田墘村拜竭外祖。见田墘村“人多不寿”,乃为“下手太空,宜筑堤植树”,遂教导人们“固沙植树”,改善恶劣环境。
他种下的黄连木(烂心)、朴树、楠树(千金树)和翠连(带刺灌木),组成乔木和灌木群防风沙林带。这片古树林被称为长寿林,寓意田墘村“人长寿,家祥盈”。
04新圩金柄相思树●树龄:约年
●地点:金柄村后的大仑山山腰上
在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后的大仑山山腰上,巍然耸立着一棵相思树,方圆几十里抬头就能看到它。据传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系宋代金柄黄氏家族的一个后代子孙经科举考试高中后拟外出做官赴任时手栽,隐含故土难离,思乡之意。
05新店吕塘古松林●树龄:约多年据吕塘村洪氏族谱记载,该片古松林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了,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闽南地区树龄最长、树径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片马尾松林。多棵参天古松各具形态,大部分树高数丈,直径最大的有1.2米。
06小嶝八闽铁树王●树龄:年以上八闽铁树:小嶝岛上有棵多年树龄的铁树,树干粗壮、弯曲,呈S型,树皮斑斑驳驳,这颗铁树相传是岛上富豪邱大顺从琉球岛传来的,至今已年历史。这棵古老铁树不仅树龄大,而且年年开花,铁树开花代表着吉祥,这让历代小嶝居民崇拜不已,所以村里人都把它当成吉祥物,视之为小嶝岛上的神树。
▼
—END—
▌来源:翔安旅游、业翔民安、网络等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商务合作?添加年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