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题下“精英的文史哲”订阅!
点右上角分享或收藏内容
文革创造神话,又让神话破灭。经历过文革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曾被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六二六指示的直接成果、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而大事宣传的那些医疗奇迹。
-01-
毛主席能活岁
大概是在年底到年初,一条爆炸性的新闻通过大字报和传单传遍全国:根据医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毛主席可以活到岁,林副主席可以活到岁。至于消息的来源,有文章指出是叶剑英在一次接见红卫兵时的讲话,但在有关叶帅的正式传记中却查不到这样的记载。而做出这一最新医学研究结果的,一种说法是“医院的专家”,另一种说法则是“经首都多家医疗科研、医院的无产阶级革命医疗战士给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进行了一次体检:老人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身体各器官无老化现象。医疗战士称:毛主席保证能活到岁”。事情过去了近五十年,是否真有“医学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发布这个消息的始作俑者是谁,都已无从查考。但在当年绝没有人敢于质疑这个医疗神话。直到五年后林彪死在温都尔汉,10年后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个神话才终于彻底破灭,变成了荒诞文革的一大奇谈。
-02-
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是从58年就有的一项探索性研究。但到了文革中,革命的医务工作者运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医的针灸疗法,发明了针刺麻醉。“针麻热”也很快风靡全国,名扬世界。年7月18日《人民日报》首次向世界公布了中国针麻已应用于多种手术,累积60余万例,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度访华时参观了针刺麻醉手术,获得深刻印象。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年到中国拍摄了纪录片《中国》,影片中详实记录了一名产妇在针刺麻醉下接受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医生对产妇实施针麻后,切开产妇腹部,镜头转向产妇的脸,她正在和护士讲话,面带微笑。这样的镜头后来多次出现在电影中,针麻手术中的病人,有的吃东西喝水,有的手捧红宝书,背诵毛主席语录,脸上毫无疼痛的表情。这些神奇的画面,不但颠覆了传统的医学观念,也震惊了国际医学界。于是针刺麻醉被安排为接待外宾的常规节目。上海电影制片厂七十年代摄制的彩色科教片《针刺麻醉》广泛上映。在弥漫着狂热气氛的特殊年代,对待针麻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与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连在了一起,当然没有人敢出来公开反对。一项处于探索之中的医疗技术,在非理智的政治热潮推动下,就这样被全面使用到各类手术中去。穴位刺激的方法也发展到了激光麻醉、指压麻醉、头针麻醉、手针麻醉、面针麻醉、鼻针麻醉、耳针麻醉、体针麻醉、推拿麻醉及粗针麻醉等。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针灸、针刺麻醉学术讨论会,除国内代表六百余名,还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位外国学者。大会交流论文共篇,其中针麻临床及原理研究的论文约余篇,占一半以上。到年全国针刺麻醉手术跃增至万例。文革中,手术用不用针麻,成了政治问题,路线问题。曾任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挨批斗,罪状之一就是反对“针刺麻醉”。
有一位医生后来著文回忆说:
我当医生那会儿,“针刺麻醉”被列为常规麻醉方法。凡有手术,必先考虑针刺麻醉。外科医生怨声载道,手术中经常因为麻醉效果不好,出现各种问题。但是这是政治任务,事关“毛主席革命路线”,“文化大革命伟大成果”,谁敢儿戏?
针麻的滥用不可避免引起混乱和恶果,给许多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这位医生在前述回忆中讲了他亲历的几件事:
有一次,一位日本医生参观针刺麻醉开颅手术,病人是个战士,有好心者暗示他会“疼”,他马上严厉回击:革命战士死都不怕,还怕疼?心中一轮红太阳,刀山火海也敢上!手术中,战士始终是清醒的,询问他疼不疼?有什么感觉?始终回答不疼!没有感觉!手术结束后他睁眼,微笑,喝了口水,与医生说话,向日本人说“毛主席万岁”。手术大获成功。但就在这时,日本客人伸出胳膊让大家看,主刀医生立刻脸色大变。原来,那个日本人手腕有几道深深的红印,已经青紫。他说,你们不知道,手术中我摸到病人的手,他一下子就紧紧攥着我了,死死不肯松手,你们看,掐的这个印子!在场的人顿时面面相觑,都无言以对。说不疼已经是假话,病人疼到了这种地步!
还有一次,给一位甲状腺病人做针刺麻醉,手术很顺利的做完了,病人一声没吭,外科医生要求的吞咽动作,问话的回答,病人都很准确的执行了。到手术完才突然发现,扎的麻醉针早已滑到了一边,根本就不在穴位上。就是说,除了开始的诱导,给病人穴位有刺激外,整个手术过程,实际没有针刺刺激!病人却说没有疼痛的感觉。
有位“左”兄建议用样板戏“红灯记”配合针麻,理由是:李玉和遭受日本鬼子严刑拷问,依然心红志坚,用这一唱段,针刺效果肯定好。结果可想而知,病人不停地山呼海叫,外科医生不断增加局部麻醉药用量,才算把手术做完。事后左兄解释没有成功的原因:因为病人是富农出身。
还有很多针麻亲身体验着,文革以后,他们才渐渐讲出真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曾写过一篇文章声讨针刺麻醉,说那种感觉就像“生猪屠宰”。他同时讲述了病房里的另一个故事:一位19岁的士兵用针刺麻醉做阑尾手术。医生动员他在手术后自己走回病房,以证明针刺麻醉的高明。并告诉他此举对捍卫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有重要意义。士兵同意了。手术时,手术室外已站满了等待目睹奇迹的人,还有照相机和摄影机。手术完了,士兵一手扶着墙,一手捂着肚子,艰难地向病房一步一步挪去。他扶墙的手上还拿着《毛主席语录》。为了防止他将小红书掉在地上,护士在手术室将红宝书用胶布固定在他的手上。后他跟我说,太疼了,如果不是想着黄继光舍身堵枪眼,肯定走不回来。郑渊洁还讲了另一件事:他认识的一位医院拔牙,也是针刺麻醉。正好碰上半信半疑的外宾参观。牙医看了他的牙后,小声对他说:“你的这颗坏牙比较难拔,我估计你会疼得受不了,这样会造成很坏的国际影响,使外宾对咱们的针刺麻醉产生怀疑。你看这样行不行,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我先将你的一颗比较好拔的好牙拔下来。过几天等没外宾时我再给你拔坏牙。”为了祖国的荣誉,师傅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无独有偶,接受过针刺麻醉手术的张女士回忆,当时其实疼痛难忍,但知道有外宾参观,不愿给国人丢脸,只好高呼革命口号。
针麻受到一些有良知的医务工作者的抵制。一位当年的患者回忆:医院做扁桃体手术时被选中“针刺麻醉”试验。但就在手术前一天,医院的张庆松医生表示反对,在他的坚持下,这位患者没能体验“无麻手术”。很多年后,一位医生告诉他,当年就是要找像你这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疼、四是疼也不肯承认的文革小青年,才能“证实效果”。还有人回忆说,一些医生在做手术时,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表面上用针麻,暗中配以西药麻醉,蒙混过关。很多人心知肚明,但都不去拆穿这件皇帝的新衣,
也许,针麻的作用不能完全否定。但在文革中出于政治需要却被空前放大了。如果现在还有人坚信针麻的神话,请问:其一,为什么它已基本上绝迹于现在的手术?其二,如果你或你的亲人要做手术,你肯选择针麻吗?
-03-
针灸治疗聋哑
另一项医疗神话也与古老的针灸有关,就是针灸治疗聋哑。这种疗法古已有之,但在文革中却被神化为万灵万能,说成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当时的宣传说,文革前中国的“城市老爷部”把聋哑视为不治之症。文革期间,沈阳部队的赵普羽同志按照中国古来就有的聋穴的图解,在自己身上练针几百次,终于打开了治疗聋哑的死结。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解放军医疗队来到北京市第三聋哑学校开展治疗,不到三年时光,全校学生几乎完全治愈。说话较好的已经有六十多个,可以简单讲一两句话的有一百二十多个,能听见声音还不会讲话的有三十多个,暂未恢复听力的只有十三个。已有十五个同学转到普通学校上学,有一位还参加了解放军。这个先进经医院和解放军中间,治疗聋哑在全国各地都展开了。一部电影宣传片则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片中插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风靡一时。面对从上而下的、有政治目的的宣传,几乎没有人敢说个半个“不”字。但也有一些医务工作者对此提出质疑。据说,一向治学严谨的著名耳科专医院公开说:“我当了一辈子耳科大夫,我就是不信”。
至今,针灸治聋哑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可能仍有应用。但当年的神话已不再。否则,我们的国家应该是无聋哑之国了。
-04-
鸡血疗法
年,一种新的医疗方法——鸡血免疫疗法(俗称打鸡血)开始在国内风行。具体做法是抽取小公鸡(也有说4斤以上重的纯种白色“来航鸡”最好)的鸡血几十到毫升,每周一次注射进人体皮下肌肉(后有人尝试静脉注射)。宣传说这种神奇疗法,有病治病,包治百病;无病养生,延年益寿。
据说发明这种疗法的是上海一个叫俞昌时的医生,他声称通过对自己和周围一些人的实验,证明了“鸡血疗法”对很多疾病都有“奇效”。此后他不停上书各级卫生部门,要求支持,研究并推广这种疗法。经过广泛的调查和专家论证,年7月23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鸡血疗法”的通知》,根据上海市卫生局调查报告的意见,对“鸡血疗法”下达“封杀令”。文化大革命中,部分红卫兵认为“鸡血疗法”是革命新生事物,声称卫生部在鸡血疗法上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逼迫卫生部在年12月28日撤销年7月23日通知,为“鸡血疗法”翻案。年,由北京一个造反组织编印的“鸡血疗法”小册子迅速散布到全国各地,由此形成了持续将近一年的“打鸡血热”。使用的除了城市的街道诊所、医院,医院。最高潮时还需要排队注射。
鸡血疗法并无理论和临床的证实,很快就暴露了种种弊端,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果。到年,鸡血疗法的热潮迅速平息。
-05-
卤碱治癌法
比打鸡血风潮稍晚一些,一种民间治病偏方突然成了治疗癌症的神药。这就是所谓的“卤碱疗法”。其方法是用来自内蒙某个水塘的卤碱,或制成针剂,进行穴位注射,或加工成片剂,口服,叫做“”抗癌片。之所以叫“”,是因为它在年1月获得了某种“政治鉴定”。据说,最早是一位普通的机关干部提出这项发明,受到压制,于是成为控诉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一项罪状,“卤碱治癌”也随之不胫而走。许多人相信了这一新的医学神话,医院也采用这种疗法治癌。然而,这种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临床试验的治病方法,唯一的依据只有“以毒攻毒”一个抽象理念,很快就暴露出毒性太大的问题,一些癌症病人用药以后,出现诸多不良反应,非但不能延长生命反而加速了死亡。这个“新生事物”前后闹腾了一年多后,跟鸡血疗法一样也迅速销声匿迹,成为历史的荒唐闹剧。
某些国人对神医神药的追逐前赴后继,锲而不舍。近年神医胡万林的芒硝疗法与卤碱疗法玩的都是同一套把戏,虽两次入狱,仍屡禁不止,回顾文革的这一段历史,不知能否让痴迷此道者梦醒?
-06-
红茶菌养生饮料
饮红茶菌是文革中一度广为流行的养生疗病方法。红茶菌又叫“海宝”,是一种像海蜇的生物。用红茶水加糖泡养,就会慢慢长粗长厚。很多人相信喝海宝泡水既可保健,又能治病。
关于红茶菌的身世,有材料说:海宝本源于我国渤海一带,流传至高加索被用于制作红茶菌发酵饮料养生;后被发现有保健养生之功效。渐渐传到世界各地。据介绍,红茶菌富含乳酸菌、醋酸菌、茶、糖、维生素等多种天然营养物质。保健功效多,副作用少;具有营养、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作用,对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等20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传得最神奇时,更说是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一时间趋之者若骛,养红茶菌、喝红茶菌成为一种时尚。由于红茶菌本身就是一种清凉可口的饮料,又无毒副作用,所以这种治病方法维持时间较长,文革后很长时间还没被彻底遗弃。
同期出现的饮食养生还有饮水疗法、醋蛋疗法等等,情况基本相同。有的流行至今,但早已褪去了神秘的面纱。
-07-
甩手疗法
与红茶菌差不多同时流行的一种健身法。
作法是:身体站直,脚伸直,腿稍弯,肛门上提,脚趾用力抓住地下,两脚距离等肩宽,两臂同向前后摇甩。甩手次数视各人情况而定。每日早中晚各一次。
关于甩手疗法的起源,一说希腊就已有之,为苏格拉底首创。另一说得于古墓中发现的中医秘籍。从中医观点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甩手可通气血,疏通经络,补气益血,镇静安神,由此达到改善体质,消除百病功效。这种健身法很快风行全国,蔚为壮观的练功阵势,一点儿也不逊于时下的晨练潮。
-08-
穴位埋线疗法
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作为文革新生事物、伟大成果而被大肆宣传的一种治疗方法。作法是在消毒条件下用针具把羊肠线埋进病人的对症穴位,刺激经络,达到治病目的。据说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伟大发明。因为毛泽东有一句最高指示:“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必须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于是这种疗法又被说成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这种疗法一度被推广到治疗多种疾病。由于当时手术常与针麻配合或干脆不施麻药,埋线时病人疼痛难忍,且留下累累疤痕,临床反应和预后都并不理想。狂热过后,人们的理性渐渐回归,羊肠线埋藏法便被医患两家抛弃,成了笑谈。久而久之也就被淡忘了。
-09-
赤脚医生
年9月,《红旗》杂志发表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赤脚医生”的名称名扬世界,“赤脚医生”的足迹留遍全国,
“赤脚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到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多万。“赤脚医生”利用有限的卫生知识,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一个药箱,治疗常见病,防控传染病,让广大农村农民缺医少药的局面有了根本改观。为那个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奇迹的神化就成了“神话”。“赤脚医生”也和文革中的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被推向了政治斗争的神坛,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有力武器。本来是一项因陋就简、水平不高、手段有限的过渡性举措,却被盲目拔高、过度宣传、编造事实,把“赤脚医生”说成“城市老爷医生”的对立面和替代品,从医德到医术更高出一截,这就是在编造神话了。经历过文革的人,听到过太多这样的神话,也看过不止一遍电影《春苗》、《红雨》,那里的“赤脚医生”已不再是生长在大地上的小草,而是成了参天大树,甚至是脱离大地高入云端的瑶池仙草。
随着文革结束,所有与文革相连的神话都不可避免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
神话虽去,佳话犹存,“赤脚医生”的历史功绩不能完全抹去。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文史哲,点个赞再走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