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热爱”和“亲近”,我发现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
我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心理,兴奋而认真地作这些画。
——《子恺漫画选》自序(节选)
做人得有点“童心”
原本我们初生入世的时候
最初并不提防到这世界是如此狭隘
而使人窒息的
我们虽然由儿童变成大人,然而我们这心灵是始终一贯的心灵,即依然是儿时的心灵,只不过经过许久的压抑,所有的怒放的、炽热的感情的萌芽,屡被磨折,不敢再发生罢了。这种感情的根,依旧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后的我们的心灵中。这就是“人生的苦闷”根源。
我们谁都怀着这苦闷,我们总想发泄这苦闷,以求一次人生的畅快。艺术的境地,就是我们所开辟的、来发泄这生的苦闷的乐园。我们的身体被束缚于现实,匍匐在地上。
然而我们在艺术的生活中,可以暂时放下我们的一切压迫与负担,解除我们平日处世的苦心,而作真的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奔放的生命。我们可以瞥见“无限”的姿态,可以体验人生的崇高、不朽,而发现生的意义与价值了。艺术教育,就是教人以这艺术的生活的。
知识、道德,在人世间固然必要,然倘若缺乏这种艺术的生活,纯粹的知识与道德全是枯燥的法则的纲。这纲愈加繁多,人生愈加狭隘。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来应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倘能因艺术的修养,而得到了梦见这美丽世界的眼睛,我们所见的世界,就处处美丽,我们的生活就处处滋润了。
艺术教育就是教人用像作画、看画一样的态度来对世界;换言之,就是教人学做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他们长大以后永不泯灭。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
大人与孩子,分居两个不同的世界。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即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的看法。哲学地考察起来,“绝缘”的正是世界的“真相”,即艺术的世界正是真的世界。
人类最初,天生是和平的、爱的。所以小孩子天生有艺术态度的基础。
世间教育儿童的人,父母、老师,切不可斥儿童的痴呆,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宁可保留、培养他们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因为这痴呆就是童心。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
对于世间事物,处处要教他用这个全新的纯洁的心来领受,或用这个全新的纯洁的心来批判选择而实行。认识千古大谜的宇宙与人生的,便是这个心。得到人生的最高愉悦的,便是这个心,赤子之心。
往期经典
→山东大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欢迎您→热烈祝贺大成公司张明武董事长赴京参加国务院第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大成钢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从百年历史看党的初心和使命→人工智能:新基建,迎接智能新时代→第四代住房即将全面开花!多地已展开试点→超实用安全“十不”齐全了→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孔子的“十大贡献”,跨越多年的时空→人有三明: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