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站当ldquo辽阳rdqu

文化交融情谊深长

——“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会侧记

暑热未消,初秋的微风已伴着荷香送来阵阵清凉。8月17日,“南辽北铁”文化交流盛会在凡河新区召开。

“南辽北铁”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自信和自觉

本次“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会上,来自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文化厅、省文联、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等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来自省内的知名专家、学者等赴铁参加。交流会共提交论文27篇,其中铁岭15篇,辽阳12篇,在会上研讨交流8篇,围绕“南辽北铁”在辽海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南辽北铁”的红学文化现象、对“南辽北铁”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名人等内容进行广泛交流和热烈研讨。

市文化促进会会长李瑞清说,本次“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会,我们邀请了顾奎相、于景祥、徐秉琨等省内知名专家,他们才高学富,他们不仅对辽海文化有着精深的造诣,而且对“南辽北铁”文化也有着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这些省内知名专家莅临铁岭,参加本次“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会,必将给我们带来强大的学术支撑和宝贵的学术财富,对以后“南辽北铁”文化交流活动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次“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会,无论对提升辽阳铁岭两市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竞争力,对增强两市人民的文化自信自觉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还是对增加充实丰富“辽海文化”资源,促进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观点碰撞,学术交融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此次召开的“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会是非常适时的,也是顺应了两地百姓的呼声。大力宣传介绍两地的同点文化和独具文化,提升其知名度,推动文化、旅游、经济建设,给两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共同探讨两地的红学现象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之一。“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不仅在全省开创了两市联手发掘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共同促进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先河,而且在全国红学界树立了合作开发红学资源,协力推进红学研究的楷模。辽阳市红学会会长刘洪伟、铁岭市文化促进会会长李瑞清分别作了题为《苑一部红楼梦辽铁两地并蒂莲》《龙首千华秀红学一脉连》学术发言。另外,研讨会上,辽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叶红钢题为《“南辽北铁”文化内涵释义》、铁岭市历史学会会长于景题为《“南辽北铁”历史文化名人对两地文化发展的贡献》、铁岭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孙晓东题为《“南辽北铁”文化在辽海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发言,获得了与会专家一致认可和赞同。

“南辽北铁”文化交流是我省文化建设合作发展的成功范例

铁岭和辽阳在辽沈大地上一南一北,文脉相通,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次联合召开“南辽北铁”文化交流会,共同探讨“南辽北铁”文化现象,必将对两地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玉珠认为,文化资源地域性很强,但是文化资源所承载的价值是跨地域的。如果大家都划地为牢、闭门自我欣赏,人为割裂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文化的流传弘扬不利,也不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辽阳和铁岭两地立足文化上的共同渊源,实现强强合作,由相竞相争走向互促互融,由单打独斗走向互利共赢,这是文化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上的一次创新之举,将对辽宁全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编:大漠孤鹰本期编辑:朱美娜

点击“评论”可以把您的观点发表出来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fb/5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