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经历两次中央督察,铁岭凡河新区生活污

雨洪闸排下的生活污水,与上游清澈的来水交汇,形成了黑绿相间的污染带,向下游缓缓流去……

4月8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辽宁第三天,督察人员便提前下沉,奔赴辽宁省铁岭市,调查取证。凡河新区生活污水直排的一幕被督察组用无人机拍摄了下来。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凡河新区生活污水直排形成的黑绿相间的污染带。督察组供图

4月16日上午,生态环境部集中公开通报第一批典型案例,铁岭市凡河新区因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成为被曝光的8个典型案例中的一个。

01

一边景色优美,一边污水滚滚

凡河为辽河的一级支流,流经凡河新区后汇入辽河。近年来,作为市政府所在地的凡河新区,着力打造以河为城市中轴线的东北水城。凡河景观区的河水清澈,国控断面水质监测为Ⅲ类。在流出城区后,凡河拐了个弯,途径一处雨洪闸后,水质迅速由Ⅲ类恶化为排污口下游的劣Ⅴ类。

短短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督察组尚未进驻辽宁之前,督察人员在对以往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了这一奇怪现象。

督察组通过对雨水泵的用量估算后发现,每日通过凡河新区雨水泵站强排入河的生活污水约有2万余吨。

《铁岭凡河新城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指出,凡河新区地下水受到污水管线泄漏影响。监测数据显示,2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的44个水样中,氨氮浓度、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最高分别超过地下水Ⅳ类标准0.9倍、91倍和26倍。

02

多轮督察均“逃脱”监管

上千里辽河干支流,有数十个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站,督察人员为何会从庞杂的监测数据中注意到此处的水质变化呢?这还得从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说起。督察组进驻后,曾接到群众举报电话,反映该地存在大量生活污水经地下管网汇入黑龙江路雨排干渠直排的现象。

督察组将这一举报线索移交地方督办,铁岭市未经认真调查即认定不属实。之后尽管经历过“回头看”和省级多轮督察整改,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和一些城市一样,凡河新区存在地下污水管网不配套等问题。近年来,虽然铁岭市及其有关部门开始研究解决,但一直未采取实质性举措。

典型案例原因分析中指出:铁岭市委、市政府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够深入,对凡河水环境污染问题长期漠视,推进解决缓慢。铁岭市凡河新区管委会环境主体责任落实明显缺位,不作为、慢作为,长期忽视生活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凡河水质和凡河新区地下水严重污染等问题,导致有关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03

近在咫尺的污水处理厂未发挥应有作用

在雨水排污泵站的一公里处,是铁岭凡河新区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铁岭凡河新区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置。由于污水管网不配套,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和渗漏问题长期未解决,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均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污水处理厂长期无法正常运行,处理能力长期闲置。

督察组调阅凡河新区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显示,自年污水处理厂投运以来,进水化学需氧量一般在50毫克/升左右(相当于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平),日进水量仅为吨左右,无法维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污水处理厂从未排放过生活污泥,出水总磷长期超标,致使投资1.45亿元建设的治污设施近十年没有发挥环境效益。

督察现场发现,就在3月底督察组进驻前,当地政府匆匆用9天时间就建成了米临时管线,将大部分直排生活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此举能否彻底解决凡河新区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目前还不得而知。

图为当地政府建成了米临时管线。督察组供图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gx/7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