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办。制作盆景也是如此,很多初学者选择树种、培养下山桩和毛胚素材都无从下手,有些朋友甚至完了好多年盆景,依然无法拿出成型的、像样的精品。钱花进去了,也收了很多桩,费了很多心血,仍然培养不出好的盆景?主要原因有二点,一是不会选材;二是不善培养。今天帮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的植物资源丰富,可作盆景的植物极多,但选择时是有原则的,即以树木本身的自然美和树木自身的生理特性为依据。
类型一、以根见长的盆景
根树根能弯曲,或盘根错节,或呈“鸡爪”露根,或怪根古拙。树木盆景中根的造型,有的提根露爪,呈虎踞龙盘之势;有的根部相连,呈连绵之状;有的扎根石隙之间,呈附石而生之状,均给人以沧桑之感。
类型二、以干见长的盆景
树干树干要有韧性,能易于蟠扎或呈古怪奇特之姿。树木的主干是整个树木盆景的骨架,其造型是决定自然之势和神韵的重要艺术手法,可形成直干刚劲挺拔,曲干盘曲多姿,斜干飘逸之势,可谓各具特色。有的树干布满鳞片,如松类;有的树干光滑多节,如竹类;有的树干细腻光亮,如紫薇;有的树干虽枯,却萌生新枝绿叶,如劈梅、雀梅,给人以“枯木逢春”之感。
类型三、以叶取胜的盆景
叶叶以细小为好,常绿或斑彩者更佳。叶形随树种不同各有差异,有针叶状的松类,鳞叶状的柏类,扇形叶的银杏,掌状叶的槭类,瓜子状的黄杨,还有叶形奇特的构骨等;叶的色彩更是丰富多样,如终年紫红的红枫,秋季转红的枫香、卫矛,四季常绿的松类、竹类,绿叶玉边的六月雪等,均以叶形、叶色见长,如图。
类型四、以花果见长的盆景
花果花果以艳丽或淡雅好,有芬芳、奇观的更佳。在观花盆景中,有冰洁素雅的梅花,红艳似火的石榴,万紫千红的杜鹃花,洁白芳香的栀子花等,是盆景中色彩个性明显的一类,令人赏心悦目。观果盆景则以果形、果色引人入胜,如清雅秀丽的南天竹,红果累累的火棘,金灿灿的金橘等。每当深秋来临之时,更能体会到丰收季节的到来。
类型五、综合性
适宜作盆景的特性在植物选择上还应考虑萌发力强、耐修剪、易成活、寿命长、耐阴或耐阳等特性,如榆树、三角枫、枸杞、六月雪、银杏、松柏、九里香、福建茶,等等。盆景的艺术是各部分形态和色彩的有机结合,重在树景的整体美。当然,在实际中要找到十全十美的材料是不太容易的,一般只要符合上述原则中的几条,就可以入选。
盆景选材要点:
1、喜欢贪大。部分朋友就是喜欢买大的素材,无论品种,无论树形,只要是大的树状就喜欢。其实树状的大小,不能决定盆景或桩材的培养前途和价值。有些大的树状,并不适合做盆景,并不适合在家里培养,更不适合用花盆养桩。而且越是大的树状,越难以培养一级、二级枝条,很难使枝条最终和树状整体比例匹配。所以,并不是越大的树状越好!
2、喜欢贪怪。有些朋友喜欢稀少和奇怪的品种。但是,如果大家仔细研究过日本国风展、雅风展、中国盆景展、台湾盆景展......就会发现,有些树种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些有规模和档次的展览中。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些树种并不适合培养盆景,要么这些树种叶子太大,比如桃树、柳树、桂花、葡萄;要么是树种本身就无法形成有很好的根脚,比如珍珠黄杨、原生的珍珠罗汉;要么某些树种很难长期人工培养成活,比如映山红、高山柏树、白鳞铁树(越细越有价值,但是越细越难常年养活);要么有些树种生长过快或类似草花,比如六月雪、栀子花。
3、喜欢想象。有些朋友看到毛胚素材,就可以想象出来或画出来将来成型的样子。但是很多想象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一个已具有先天不足的树状,并不能靠人工在花盆里培养而改变它的不足。并且从树状上新生长出来的芽点,树根的培养,并不一定可以如同想象中可行。比如,树根不好,主干走势不好,主枝上缺少侧枝或松针等,几乎都是难通过人工在花盆培养能够改善的。
那么如果选材呢?选什么样的素材比较有前途呢?这里我只浅浅的谈一些个人观点,如果有误,请大家见谅。
1、看根脚。好的材料,首先是要有好的根脚。因为根脚是无法通过在花盆里培养出来的。好的根脚是那种粗壮,并且牢牢的抓住泥土的大根。有些须根,看上去很多,从上深入泥土,但是丝毫没有力量的感觉,容易给人一种“浮”在土上的感觉。或者有些树桩的主干直接从土里出来,根本看不到根脚,显得头重脚轻。所以,要选择有力,粗壮的根脚。
2、看走势。好的材料,其主干的走势一定要好。这里包含2个意思:一是主干从下到上,要由粗到细。二是,主干有一定的弯曲或笔直的主干上内部有弯曲(个别大树型盆景除外)。
从粗到细,直中有曲,这样的盆景树桩,就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及其生动,不死板。而且,如果是粗壮的主干,是很难通过铝丝囚扎或人工雕刻达到很大改变的效果。这是在自然界多年生长的结果。
3、看匹配。这里所讲的匹配也包含几种意思:一是;根脚、主干、侧枝的粗细和大小一定要成比例。如果是根脚很小,而主干比下面的根脚还粗很多,或者是侧枝比主干还粗,或者侧枝远远细于主干(侧枝太细)那就给人以牵强搭配的感觉。二是;侧枝从主干出来的位置,小枝从侧枝出来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对,比如很长一段侧枝上没有小枝或芽点,给人脱节的感觉;或在主干凹处生长侧枝,给人缩进去的感觉。这些都是树桩成型后的缺点。
4、看比例,一般来说(文人树除外),好的盆景,根脚(主干)直径与盆景高度的比例在1:1或1:2之间。如果根脚(主干)是5cm,而高度是40cm以上,可以想象,这样的比例,会显得盆景过于瘦弱。一旦侧枝出来,树叶丰满,就是典型的大头小身的感觉。如果是根部细小,主干从下到上,是从细到粗,多数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桩”,也是头重脚轻(极个别奇桩除外)。如果是文人树,同样最好是有坚实的根脚,扭曲的主干,粗细匹配的侧枝,并且很关键的是飘枝的长度要和主干的高度匹配。太长,显得轻浮;太短,显得生硬。
5、看树种。买盆景树状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树状的品种,是大叶的,还是小叶的(罗汉松、枸骨、榆树、雀梅);是不耐寒的(北方盆友注意),还是不耐热的;比如金柳(雀舌黄杨)、金蛋子、金豆、罗汉松,0摄氏度以下就容易被冻死。
6、看季节。如果购买下山桩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季节。冬末春初,是最好的季节。如果是寒冷的冬天,下山桩很难发根,容易干枯。如果是夏季,又容易脱水。
同时,建议尽量挑选有很多须根的树桩,千万不要长时间的运输,因为长时间运输,即使有须根,也容易干枯。用塑料袋长时间的保湿,反而使得受伤的须根腐烂。炎热的夏天(30摄氏度以上),运输途中,如果3天不浇水,就很危险。寒冷的冬天(-5摄氏度以下),对于一些树种也很危险。
7、看盆龄。杂木类,从侧枝的修剪,就可以大概看出盆龄。比如如果一个光秃秃的主干只有几根一级枝条,而没有其他侧枝,那即使卖家说培养很很多年(盆龄多年),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几年下来不可能没有侧枝和细枝。难道卖家把细枝也全都剪下掉了么,只留主干?如果是松柏类,那就看看一朵朵的松针是不是逼近主干和侧枝了。
如果只是生长的枝条的顶端,而枝条内部脱节(无针毛),那说明也不可能培养多年(除非卖家本身不会培养)。另外,大家收到带盆运输的树木时,可以用手抓主干带盆摇动,如果树木和泥土紧紧连同盆一起摇动,那可能是老盆(树在盆里多年)。如果轻轻摇动,树就连根离开了花盆,或树根在泥土中松动,那基本上就不是老盆。而是卖家刚刚种进去的。
8、看价值。我强调的是:“价值不等于价格”。其实是否有价值,价格是否合理,关键是盆景的好坏和价格的比较。不同的盆景,并不是越便宜的价格越好。买10棵便宜的,不好的素材,不如买1棵好的素材。
买一个很差的大树桩,不如同样的价格去买一个小型的精品。因为,培养树桩是把它变成一种有艺术价值的生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把树桩养活。可能你家里有50盆培养了多年的,无法成为精品的树桩,还不如拥有10盆成型的精品盆景。同样是浇水、施肥、养护、修剪、翻盆,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9、看卖家。如果有些朋友在当地缺少盆景素材,可以联系一些懂盆景、人品好的卖家帮助寻找。少数卖家,只是手中有树桩,但是他本身并不了解盆景的选材,或本身并不擅长盆景的培养和修剪。所以桩材很多,价格不低,号称老师,其实不懂。
真正爱好盆景的卖家,爱好盆景和赚取利润应该是一样重要的。销售盆景的同时,更要能够指导初学者如果养护和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售后服务。真正懂得盆景的卖家,最还是能够拿得出自己收藏或培养的成功盆纪,作为示范和样品。如果,一个卖家说,“我很懂盆景,很爱盆景,但是我手里没有成型的盆景。”那么,大家就要怀疑,他是不是很懂盆景,很爱好盆景了。
10、不要完全迷信名家(大师)。名家的手里的确有很多优秀的藏品。但是名家如果是为了赚钱,往往就随便弄几棵树,做几下造型,简单的修剪,以很高的价格销售。其实个人名气不等于盆景价值。我也曾看到一个当地的盆景大师,一盆很普通的大阪松(市场价),开价4元。这就是把自己的名气也当作钱来卖给别人了。
我浅谈一些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其中很多知识,是从盆景圈子内专业的朋友那里学来的。真心希望大家能够用心、用钱、用情,选择和培养物有所值的盆景。以上观点,字里行间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见谅,包含,指正,批评。我愿意与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成为朋友。最希望各位盆景爱好者,都能够通过学习,时间的积累,资金的投入,心血的付出,选择出好的素材,培养成好的盆景,结交上好的朋友,弘扬中国的盆景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盆景艺术成为我们人生中一部分高雅的爱好和品位。
关于绿林盆景
.
爱盆景爱生活,长按下面二码加我希望与更多盆友交流!
个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