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一盆铁树

治疗白癜风抹什么药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苏铁性情顽强,给大家的印象可能是“随便养,死不了”。但是能存活不代表活得状态好。想要把一盆铁树养出状态,离不开五个基本要素的相互配合——气温、光照、土壤、水和肥料。那么,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将围绕这五要素讲解不同习性铁树的习性和养法。盆栽的弗雷泽氏大泽米铁Macrozamiafraseri,一种森林型铁树首先,根据习性的不同,所有的铁树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类型:荒漠型、森林型、雨林型和附生型。荒漠型的铁树极为耐旱,叶片上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白霜,所以叶片看起来往往是惊艳的蓝灰色,但同时在养法上也像多肉一样需要透气排水性非常好的基质。森林型的铁树适应性最强,适合各种环境,符合大部分人对铁树的认知,也是我所推荐的适合新手入门的铁树类型。其实森林型还可以按原产地环境再进一步细分成河谷型、石灰岩峭壁型、海岸型等多种,但鉴于这些在养法上差别不大,所以在此我合并起来统称为森林型,个体的习性差异就留到介绍具体物种时再详讲。雨林型的铁树大多有着宽大的叶片,喜高温高湿且有明亮散射光的环境。而附生型的铁树就只有附生泽米铁Zamiapseudoparasitica这一种,在养法上比照雨林型铁树,只是种植基质有特殊要求。

附生泽米铁,唯一的附生型铁树

气温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苏铁都产自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喜炎热的气候,同时也不耐低温。森林型和荒漠型的铁树相对来说分布纬度高一些,更耐寒一些,而雨林型和附生型的集中分布在热带低纬度地区,耐寒性差一些。暴露在0℃以下的环境中会对铁树造成极大伤害,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冻伤,进而会有死亡的可能。而气温长时间在0℃左右徘徊时也会对铁树造成慢性冻伤,这种冻伤症状一开始不会那么快表现出来,而是在2-5天里逐渐出现黄叶甚至烂茎。因此总的来说当气温长时间低于5℃时就该把盆栽的铁树搬进室内了,地栽的也要做好防寒措施。比起成株,铁树幼苗耐寒性更弱,在野生环境中有相当一部分铁树幼苗挺不过第一年的冬天。所以幼苗更加需要额外呵护。严重冻伤的铁树一般来说,来自高海拔地区的铁树对低温的耐受力更强,例如苏铁叶非洲铁Encephalartoscycadifolius和尤金马雷氏非洲铁E.eugene-maraisii,它们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在那里冬季时常会有霜雪。这些耐寒铁树即使是在严重冻伤的情况下,其恢复能力也是相当可观的。我见过一株严重冻伤的莱曼氏非洲铁E.lehmannii,叶子全脱落了,茎干上也有好几处冻伤的痕迹,然而经过了一两年便再生出了新的树冠,恢复如初。莱曼氏非洲铁铁树对高温的耐受度非常强,但极端高温也会对苏铁造成损害,尤其是高温低空气湿度的环境。这种损害通常表现为叶片表面的晒伤。虽然这样的晒伤很影响铁树的美观,但通常不会像冻伤那样对铁树造成太大的实质性伤害。只是铁树小苗的抵抗力更弱,可能会因为高温而死亡,因此在夏天时需要注意一些。就温度范围而言,最适合铁树的气候是全年高温同时不会出现极端高低温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威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受信风和海洋的双重影响,全年最高温不过27°C,最低温不过16°C,并且空气湿润,适合所有类型的铁树,被欧美评为“全世界最适合铁树生长的地方”。在这样稳定的环境之下铁树可以全年不间断地生长,甚至能一年出3—4簇新叶。当然,这种优秀的气候也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部分高海拔耐寒铁树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会产生孢子叶球,毕竟这些铁树必须经历了寒潮才会“开花结果”。光照不同类型的铁树对光照的需求不尽相同。雨林型和附生型的铁树耐阴,适合散射光的环境,中光乃至弱光的荫蔽环境都可以。但长期暴露在强光之下会使铁树生长不良,小叶变窄,叶轴变短,非常影响美观,体质弱的甚至有被晒死的风险。与之相反的是荒漠型的铁树,这些铁树耐晒,适合养在全日照直晒的环境之下,光照充足生长旺盛,缺光则会导致叶片徒长,植株体质变弱。尤其是那些蓝灰色叶子的荒漠型铁树,比如凯恩斯氏苏铁Cycascairnsiana,只有接受充足的光照叶子才会显蓝,光照不足时叶子会变成普通的绿色。而森林型铁树对光照的要求就没这么多了,既能适应全日照直射,也能适应林荫的散射光。即使是喜阳的森林型铁树,比如说在最常见的苏铁本种C.revoluta(俗称“普铁”),在没有发新芽的时候也可以放室内阴养,只是在有新叶的时候需要放室外晒,以免叶片徒长。虽然这样养出来的铁树长速极慢,但考虑到普铁在东亚普遍被做成盆景观赏,长速放慢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不过铁树毕竟是铁树,“喜阴”“喜阳”都是相对而言的,比起其他植物耐受性更强。我本人在刚入门养铁树的时候,曾经被无良商家误导过,在奸商的指导下把雨林型的瓦斯库兹氏泽米铁Z.vazquezii养在了露天直射的干燥环境之下,乃至夏天烈日当空的时候都没任何的遮蔽。经历了这些之后这棵铁树并没有死掉,依旧茁壮生长,只是长出的新叶整体变短了,叶色变成了浅黄绿色,并且小叶也从宽大的倒卵形变成了细长的披针形。我的瓦斯库兹氏泽米铁,在强光暴晒之后小叶变成了细长的披针形对喜阳的铁树幼苗而言,至少应在前5年内避免过强的直射阳光。即使是来自极端沙漠地区的铁树,如棘叶非洲铁E.horridus,在幼年期也需要适当的保护措施。在原生环境中,荒漠型铁树的幼苗大多生长在其他植物的荫蔽之下。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我建议将铁树幼苗养在有充足光照的室内环境,或者有条件的可以养在室外并专门为幼苗拉一道遮阳网,这样光照既能满足幼苗的生长所需也不至于将幼苗灼伤。当幼苗达到5岁时,球形茎干差不多有鸭蛋那么大,此时便可以养在强光环境下了。最初有些老叶片可能会被灼伤,但植株会迅速调整状态,不久之后新生的叶片便能适应强光的环境了。对于盆栽的铁树,我建议在发新叶的期间不断转动盆的方向,隔几天就转一次,这样植株才长得周正笔直。长时间只接受一个角度的光线会让铁树趋光长歪(当然也可以刻意追求长歪的奇形铁)。单片叶子叶背面也比叶腹面更耐晒,所以对小苗来说,尤其是只有一两片叶子的幼苗,最好的做法是调整好摆盆的角度让单片叶子叶背面正对阳光。土壤总的来说所有的铁树都需要排水良好的弱酸性透气植料。对于地栽的铁树,如果当地土质是不够疏水透气的重黏土的话可以通过在土壤中掺粗砂来改良。在此我推荐准备三种不同规格的粗砂,直径1-3mm的,3-6mm的和6-11mm的,然后按粗∶中∶细∶园土以1∶1∶1∶2的比例混合。切记改良土壤的范围一定要大,不能只是简单改造栽种铁树的一小块地方。这样只改造一小块地的后果是土壤周边黏重而中间疏松,形成个天然的花盆,积水会蓄积在根周围排不出去,进而导致烂根。盆栽铁树在用土上和地栽的有不同讲究,用土应以泥炭、椰糠、腐叶土等透气植料为主,而不应该用路边田地里的重黏土。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我用路边的泥土养盆栽植物植物始终长不好,而花坛里同样土质地栽的却长得非常棒?”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去看。首先花坛里土质一样,能很好地传导水分和热量,并且由于体量大,对极端冷热干湿的承受力更强,可以看做是一个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地栽的植物处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光靠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便能解决松土、施肥、杀菌的问题。而盆栽环境体量太小,一切因素都需要人来控制,光凭盆土自身难以满足植物所需,所以就不得不选择疏松透气的轻质植料来优化盆栽环境了。这也正是现在的园艺资料推崇泥炭等基质的原因。具体到铁树,森林型和雨林型的植料配方基本相同,以保水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偏酸性细植料为主,然后配合30%至50%的粗颗粒。具体基质的种类可以没那么讲究,不必太精确,只要掌握“保水透气偏酸性”的核心思想即可。切记粗颗粒一定不要少于30%,也不要多于70%,太少了达不到排水透气的效果,太多了排水性过强不利于铁树毛细根的生长。在此我分享一个我常用的配方:颗粒土默认都是直径3—6mm的。植料以泥炭和粗砂、颗粒土为主,蚯蚓土和腐叶土提供额外的营养,珍珠岩提供额外的保水透气荒漠型铁树可以比照多肉,比起上文中雨林铁和森林铁,荒漠铁的植料更讲求透气性,所以配比上应该有更多的颗粒和更少的泥炭。并且参考原产地的环境,植料酸碱度适当配成中性而不是偏酸性更有利于荒漠铁的生长。同样分享一个我常用的配方:颗粒土的规格同样都是3—6mm,额外添加了调节酸碱平衡营造中性环境的绿沸石和防烂根的稻壳炭附生型铁树在养法上参照热带洋兰,植料选择也可以比照洋兰,要求颗粒直径要大,保水且透气。好在网上关于附生型铁树植料配比的信息很多,在此我分享一个澳洲PASCOA网站上的配方,据说用过都说好:别问我为什么是PASCOA推荐的而不是我自己推荐的,问就是附生泽米铁太贵了买不起提到配土的同时就不得不说说盆的选择了。养好植物离不开盆的功劳。铁树在盆的选择上可以大致参照多肉,只要是排水透气性好的都可以使用。在这里我首推加仑盆、青山盆等透气塑料盆,一来轻便耐用,二来价格便宜。同时盆的大小参考铁树树干球茎,盆的口径约等于球茎直径的1.5倍至3倍即可,盆的高度与口径相当。铁树幼苗在盆的选择上有些特殊的讲究。幼苗的根系主要是一根粗而直的主根,长度可达20厘米。因此选盆一定要选择非常深的细高型盆,盆的深度至少要有30厘米。太浅的盆会限制铁树根系的生长,个别根系强势的甚至会把幼苗从土壤中顶出去,露出一大截萝卜状的根系。参考国内外的选择,我推荐这种国产的柑橘营养钵,口径10厘米,高30厘米,适合铁树幼苗的生长:优点是便宜且结实,缺点是某宝上卖的都不包邮铁树幼苗在5岁之后会逐渐发育出侧根,至此便可以像成株一样养在口径大一些的盆里了。在此之前,养在深盆里的铁树幼苗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便是浇水过量导致的烂根。当然这就对浇水有严格要求了。水植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科学的浇水法则。一言一概之,铁树浇水离不开一句“见干见湿”,即盆土基本上全干了再一次性浇透。养铁树宁干勿湿,浇水少了一般影响不大,顶多是植物缺水萎靡,浇水多了则有烂根烂茎的风险。判断盆土是否干透可以参照多肉和兰花的养法,可以用牙签(具体到铁树这样的大型植物,我想筷子甚至细木棍会更好用)插进土里,过一段时间了拔出,如果牙签是干的则说明需要浇水了。荒漠型的铁树更是需要像多肉块茎植物一样严格控制浇水频率,两次浇水之间的间隔要更长一些。以我养在武汉的凯恩斯氏苏铁为例,生长季一般一周多浇一次水,冬季完全断水。而雨林型铁树的浇水频率可以适当短一些,但仍需谨防水多烂根。严格来说雨林铁“喜湿”是需要高空气湿度,并非要求土壤一直积水。例外是几种生在沼泽地带的雨林铁,比如洛兹氏泽米铁Z.roezlii,极其耐涝,甚至盆土要始终保持潮湿不能完全干透。原生环境下的洛兹氏泽米铁在水质的选择上铁树适合用软水,也就是少有矿物质的水。一般的园艺栽培中可以选择雨水、纯净水或者凉白开,尽量避免使用矿物质含量高的自来水和矿泉水。当然,铁树毕竟是铁树。水质的好坏其实影响不算太大,长期使用硬水不会对铁树的生长造成太大的影响,唯一的坏处是矿物质含量高的水会破坏土壤的弱酸性环境,最终导致提早翻盆换土。在提到水的同时离不开一个概念——空气湿度。荒漠型铁树喜低空气湿度环境。森林型、雨林型和附生型铁树喜高空气湿度环境,只有湿度足够高小叶才会长得宽大。大致而言,对高湿度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求湿度维持在60%以上。一般居家环境中无阳光直射的环境就能满足大部分铁树对湿度的需求,个别情况下湿度不能满足的,比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天,可以通过给铁树叶面喷水来增加空气湿度。当栽种无根侧芽,或者修剪过的烂根个体时浇水需要循序渐进。在栽种前务必使用潮土种植,即植料带湿气却挤不出明水。待潮土干后沿着花盆边沿少量浇水,让水分慢慢渗透到植株周边。然后循环往复,干了再沿盆壁少量浇水,逐渐加大浇水量,直到植株完全恢复后再正常浇水。切记在植株根系完全恢复前不要用水直接浇灌根系,否则会有烂根的风险。肥料铁树耐贫瘠,但也喜肥,充足的肥料能加快铁树的生长。一般来说,地栽的土壤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部分元素,对肥料的需求没那么大。然而,在盆栽环境中很难兼顾疏水透气和富含营养这两个条件。此时就需要给铁树施肥了。合理施肥对铁树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园艺铁树在有充足水肥供应的情况下,其生长速度能达到野生铁树的两倍。有趣的是,当营养充足时铁树自身用来固氮的珊瑚根会明显发育迟缓,个头也比贫瘠环境下的小很多。营养充足的铁树一次能产生更多的叶子和种球也更健康,对疾病和虫害的抵抗力也更强。肥料大致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来源于生物体的有机质,比如我在配土中使用的蚯蚓土和腐叶土就可以看做是富含有机肥的基质。使用的有机肥务必是要经过堆肥处理过的,以免在土壤中发酵时伤害铁树的根系。有机肥主要是靠益生菌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因此见效慢,但肥效时间长,适合在配土时掺进去改良基质。无机肥即化肥,主要成分是氮(N)、磷(P)和钾(K)以及微量元素的配比。其中氮磷钾1∶1∶1的化肥经实测最适合铁树,而某一元素过多或过少都容易引起铁树营养不良。化肥以无机盐为主,见效快,肥效短,适合日常养护时施用。我推荐日常准备缓释肥和水溶性肥。每年初春的时候施一次缓释肥,具体用量参照包装袋上的说明。气温稳定高于15℃的铁树生长期里每一到两个月施一次水溶性肥料,在浇水时一并浇在土里。喷洒叶用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替代浇土的水溶肥。不过不论是缓释肥、叶用肥还是水溶肥,切记不要喷洒到铁树芽点处,高浓度的肥料会烧伤铁树的芽点。除此之外针对铁树的习性还可以常备微量元素肥,尤其是铁肥,一般常见的形式是硫酸亚铁或螯合铁。微量元素肥可以与水溶肥并用或间隔使用,这样更有利于铁树的健康成长。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Pesaw

您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hy/4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