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一项绝活儿传统烟火表演,铁树

在农村,过年的时候都会放烟花,各种烟花,琳琅满目,小孩子手中拿的,小星星、小蜜蜂啥的,都十分有意思,破坏力很小,对人体基本上没有伤害。大的烟花品种也很多,在夜空中,如花朵、如飞鸟、如游龙,过年观看烟花表演已经成为了民间习俗。

小孩子们玩的小星星

烟花爆竹得益于火药技术发展,明清时就已经出现并发展至今。然而,还有一种历史更悠久的花火表演——铁树银花,俗称打铁花,据传,始于春秋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人们将铁也运用到了美学的研究上。铁花四下飞散的壮烈景观,比燃烧烟花带来的视觉效果更震撼,如流星,如闪电,万分夺目。

打铁花的壮烈景观

前段时间流行的古装剧,《延禧攻略》中高贵妃为太后准备的一份民间绝活表演,“万紫千红”,就是打铁花表演。打铁花主要流传在中原一带,是通过击打燃烧到通红的铁水来表演。打铁花刚开始只有铁水表演,后来又增加了鞭炮和烟花,表演效果更强烈。表演之前,一般会先设置一个“花棚”,棚顶上铺上一层新鲜的树枝,树枝上面再绑上鞭炮和烟花。花棚的正中央要竖起一根杆子,杆子上面也要绑上烟花爆竹。

在花棚旁边,弄一个大熔炉,用于熬铁水,直到把铁水熬到能看见火花。然后把铁水灌入一根柳树棒中,打花的人拿着花棒跑到花棚中,然后用棍子力敲打花棚,直到,铁水四下飞溅,滚烫的铁水又点燃了棚顶的烟花爆竹,引来新一轮的视觉盛宴。

打铁花表演

据传,民间打铁花最开始源自于民间工匠们的对于铁的崇拜与祭祀。后来道教为了扩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请冶铁的工匠们来做庆典活动,展现出了自己的气派。由于花和发谐音,打铁花的时候,火花飞溅,有越打越发之意。后来又被人们当作祈福的表演形式,通过这种表演,人们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打铁花虽然在民间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却渐渐失传。原来要做到完美地表演,需要极高的身体素质,还要有多年的表演经验,要掌握精确的击打位置,和击打力度,要确保铁水能在空中分散成微小的铁屑并冷却。稍有差池,铁花四溅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从而轻者烫伤皮肤,严重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延禧攻略中民间艺人为练习“万紫千红”而丧命,并非虚构。在表演时候,为了避免高温的铁水烫破衣服,表演者都是赤裸上身,即使有多年经验的老手,上台表演时仍然感到紧张,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打铁花逐渐失传的原因。

老师傅在表演打铁花

目前,河南确山的打铁花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曾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的舞台上去表演。但是由于表演者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一代很少愿意从事此类工作。所以,打铁花一直处于濒危状态,或许,数年之后,最终将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我们也无缘再见这一壮观的民间绝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xt/10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