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三分教七分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家长在这种“利益心”的驱使下开始了他们的“驱赶式”(或许说揠苗助长更贴切些)教育。

宝宝刚上幼儿园,他们就开始为孩子“定制”详细的学习提升计划:两岁学心算、绘画,三岁背唐诗宋词,四岁学乐器或跳舞,五岁挑战数学……

他们把孩子本该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排得满满当当的,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出息,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而自己也更踏实。

但,“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可能有的花开在春天,有的开在别的季节。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的会更动人。

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你也不要生气,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且炫丽无比。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调小鱼儿一样,要掌握火候,放油盐酱醋等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治大国尚且如此,教育孩子更是这样,不能操之过急,要“三分教,七分等”,孩子何时“开花”,何时“结果”,何时明白,何时觉醒,都有自己的规律,家长不能按着自己的意念,去干预他们的成长规律。

所谓“三分教”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要掌握分寸,太过,容易伤害孩子或者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太轻,则起不到教育及警示作用。具体说来,家长们应该注意以下3点:

其一,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认知能力。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会发展出不同的能力,超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比如3-6岁的孩子才能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坐在教室听讲,如果让一个两岁孩子认真听讲,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其二,用简洁、易懂的方式表达。为了让孩子爱读书,犹太人会在书中悄悄夹一块巧克力或擦上蜂蜜,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书就形成“书本是甜的”这一概念。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首次感知”(或者说是第一印象)。

首次感知对0-3岁的婴幼儿而言,就如同白纸上画的第一条线。当孩子稍大一些,父母会问孩子,如果发生火灾,你会带什么离开?孩子的回答可能各不相同,但父母会启发他们:书本才是最珍贵的,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也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指出他错在哪里,以及该如何改正。

其三,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镜子可以正衣冠,明得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而我们更多的是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作用”就很重要了。

建议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更好的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让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七分等”则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敏感期等,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去成长。“玉不琢不成器”,雕琢的过程本就是等待的过程,每一个精美玉器的背后必然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等待和匠心的打磨。

《论语》中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圣人学习和自我修养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升华。

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所以,家长朋友们:请给孩子自我学习和消化的时间,静待花开,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默默耕耘!

往期也精彩

小疾病大烦恼,冬季如何防治幼儿湿疹

年终盘点

年,那些刷爆朋友圈的感动瞬间!(已泪奔)

家长们,体罚教育,你怎么看?

爸爸,最美的不是星期天,而是有你陪伴在身边

妈妈与儿子的经典对话,触动无数人,看完你是否有所感悟?

父母进化论: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朋友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用什么药才能好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xt/1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