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铁画又称遵化铁花,它最初流行于清代宫廷皇室,随着清东陵的修建开始流入遵化,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起源
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遵化铁画,创始人为清朝康熙年间杰出艺人洪日生。洪日生原籍浙江绍兴,后康熙皇帝让第十四皇子爱新觉罗允禵看守皇陵,洪日生也被十四阿哥带到了遵化马兰峪,从此定居遵化马兰峪。他大胆的融会笔墨艺术于炉锤焊接之中,独创了名噪一时、被康熙皇帝称为绝技的铁画。
选材
遵化铁画选材于马口铁和铅丝,根据画样剪裁、折叠、锤打、造型、焊接、烘漆等工序。借鉴于国画的章法布局,吸取民间剪纸、木刻、花丝手饰的工艺技术制造而成。铁画黑白分明、轮廓清晰、豪放大气,线条疏密有致,风格素雅大方。铁画既有国画黑白相间内的风韵美,又有西画层次分明的立体美。
遵化铁画第四代传承人·洪鑫
制作工艺
遵化铁画的制作十分繁琐,又十分精细。它的材料大都是一些毫无光泽的铁板,工匠们以锤代笔,把铁板敲出大致的形状,再精雕细琢,一锤一锤地把铁板修整成形,再用剪刀剪出一些修饰物。最精细的工序要数焊接了,它的焊接不同于一般焊接,是用纯银加上点铜粉,一点一点焊,不能有半点马虎。打制成形的铁画还要去喷漆,将要喷漆的铁画先是经过酸水清洗,去锈,再喷上黑漆。待漆干后再将其钉到白色的底板上,这样一幅铁画才制成。
成就
遵化铁画多次参加国际造型艺术展览和世界博览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轰动。铁画品种繁多,题材广泛,规格齐全,有可提供装饰在各种建筑大厅内的巨幅铁画壁画,立体铁画、也可供普通室内的挂屏铁画和各种精巧的铁画摆件。主要作品有《下山虎》、《虾》、《迎客松》、《熊猫》等。
在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遵化铁画受到了一致称赞,著名诗人郭沫若对其极为赞赏,写下了“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的诗句。
铁画的发展离不开代代匠人
无数的匠人刻苦钻研
于锤煅中领悟制作技巧,
练得一双满是老茧的双手
也正是这双双钢筋般的手
将遵化铁画技艺推向世界艺术殿堂
一块顽铁,
经过大师的千锤百炼,得以蜕变成灵物,
犹如从下料到完工的一系列锻造过程
一名优秀的贴画大师,
也需要在时光里自我打磨
完成自我的匠心坚守与技艺沉淀
铁画,不仅仅是一份坚持
更如生命的一场蜕变。
如果您是农耕文明的见证者或追忆者,
如果您是生态农业的倡导者或追求者,
如果您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或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