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树开花,78版阿拉木图宣言早就是

编者按

中国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曾经是最典范的、最榜样的、最有激励作用的国际经验。“中国榜样”即以赤脚医生为主力的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HC)运动被世界奉为神话的先进模式,直接催生了年《阿拉木图宣言》,使世界从中认识到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关键。

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儿童基金会(UNICEF)召开大会,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强调初级卫生服务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目标。

年9月是《阿拉木图宣言》诞生的40周年,媒体将会大肆宣扬一番,不出意外的话,送上的贺礼是独一份——冷水一盆!

当年,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对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郑重承诺,然而,根据世界银行(WB)和世卫组织(WHO)年度报告,世界上至少有半数人口无法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唯有古巴例外!!!!!!

——把美国标示为墨绿色,WHOWB的无耻可见一斑。

——事实上,WHOUNICEF的这份宣言从一开始已经破产,典型的“标题党”,其作用仅限于笔墨之间,隔几年拿出来晒一晒,以彰显其“国际婊”的牌坊价值。对此,已经在《铁树开花,医改携手中医再破局?(一)?人均寿命》一文中透视出了其中端倪。

为什么是古巴?为什么只有古巴?

独树一帜,制度优势

年4月3日,WHO数据显示,古巴的人均医疗支出成本不到美国的1/20。

美国人均医疗支出美元,古巴只要美元

同样一瓶哮喘药,美国美元,古巴只要5美分——泪奔

(来自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Sicko医疗内幕》)

年11月,泛美卫生组织(OPS)发表报告,平均每万名古巴人拥有医生.6名,超过美国(.1名)和加拿大(93.5名),居美洲地区榜首!

WHO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显示,年,古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9.1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古巴一系列公共健康数据优于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横轴:经济发展水平纵轴:儿童存活到五岁以上的比率

上图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古巴(红箭头),医疗卫生发展水平远超经济水平,全世界只此一家。

——然而,年,古巴的GDP总量约.50亿美元,还不及中国排名第27位的甘肃省(年GDP总量亿美元)。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不对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年,与美国谈判破裂,古巴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年,古共成立,古巴正式纳入了国际共运的历史潮流。

年,古巴加入由前苏联主导的经济互助委员会(俄语:СЭВ)。

随着针对“马歇尔计划”的“莫洛托夫计划”日益成熟,古巴在СЭВ“国际分工”的角色是蔗糖、烟草及其他农产品原料、矿物的提供方。

古巴以甘蔗种植为主,80年代85%的蔗糖出口前苏联换取石油、药品和粮食,价格竟是同期世界市场价格的5.4倍,制糖业所占土地是粮食作物种植的3倍。

同朝鲜一样,背靠СЭВ,古巴在八十年代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期间,古巴做了三件事:

1)构建完备的社保体系;

2)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

3)大力发展医疗和教育。

70年代,古巴建立了多专科的联合诊所;年,开始家庭医生-护士站的试点;年,设立了家庭医生制度。

年,时任古巴国家门诊医疗部主任的CristinaLuna博士说:“在官方承若《阿拉木图宣言》之前,我们就开始了为宣言而战。”

——显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同为贫弱农业国,同被西方经济封锁,同样百废待兴,古巴是受到60~70年代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和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启发,建立起了自己的医疗保健体系。

——年,习近平访问古巴,一语道出真谛:“古巴人民健康指标位于国际前列,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就蹊跷了!

——为什么,《阿拉木图宣言》发表的时间,选在中国改开之始的年,地点又选在冷战时期的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

——为什么,各大国际组织对比邻美国的古巴视而不见,尤其是对《阿拉木图宣言》之后40年古巴一枝独秀的现实存在的熟视无睹而厚此薄彼呢?

(附)革命胜利初期的古巴曾向WB、IMF申请贷款,这二货答复说,古巴首先应当同其他国家一样接受一项稳定计划:拆除国家机器,中止结构改革。

美国拥有WB投票总数的1/4,而拉美22个国家的票数加起来还不到1/10,美国又是IMF最大的股东和拥有否决权的唯一国家,结果可想而知。

假公济私,浑水摸鱼

既然,WHOWB把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且为全球认证了,为何至今,《阿拉木图宣言》还停留在纸面上呢?

时任WHO总干事的哈夫丹?马勒博士(DrHalfdanT.Mahler)称自己是一个对当年的事情如此发展很失望的老家伙。

马勒博士回忆道,

——大量批判?垃圾?中国的互联网上对《阿拉木图宣言》可都是赞誉有加,看不到任何负面的报道哦!请接着往下看。

《世界卫生组织简报》(第86期,第10号,年10月,-)采访哈夫丹?马勒博士(摘录):

问:30年前在阿拉木图时的气氛如何?

答:在筹备期间和会议上,出现了很多争论、、、例如,在《宣言》中同时纳入“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保健”几乎造成整个工作瘫痪。

问:选择性初级卫生保健,即注重于单一问题或单一疾病规划,与呼吁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阿拉木图初级卫生保健共识背道而驰。为什么初级卫生保健会迷失方向?

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热衷于社会正义的十年,这就是为什么在年阿拉木图会议之后,任何事情似乎都可以办到。之后出现了急转弯,当时IMF推行伴有各方面私有化的结构调整规划,这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阿拉木图共识并削弱了对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的承诺。世卫组织各区域在各国继续进行抗争,但WB、IMF不予支持。最令人沮丧的是,有些联合国机构改变了做法,对初级卫生保健采用“选择性”的方法。这使我们又回到起点。

——通过哈夫丹?马勒博士的回答,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了。这不过是UNICEF、WHO、IMF、WB这些所谓公正的世界性组织的一场夹带私货的政治作秀。

——偷梁换柱不成,长达49页的《阿拉木图宣言》早就成了一堆废纸!

——唯有中国中医,能够让它起死回生。

——广州年8月25日

理智透世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临床治疗
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eshuf.com/tsxt/2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