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校区初三年段专场)
年4月13日,我校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之“成长树”推进交流会思明校区初三年段专场,会议由德育处主任陈爱华老师主持,思明校区初三年段段长、班主任及部分学生干部代表参与了本次的研讨会。
“成长树”是在新到任的詹功祚书记、校长“部落共同体”经营理念下的设计思路,从中考百日誓师各班级接过校领导赠予的“成长树”的那一刻起,就在每位同学的心里种下了这棵成长的种子。
教书育人如同植树育苗,学生正如树上的树叶、花朵和果实,而教师正是浇灌这棵树的园丁,在这棵树的成长过程中,班级的“部落共同体”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浇灌”,各班的成长树也长出形态各异的树叶和花朵,结出色彩斑斓的果实。班主任作为培育这棵成长树的“园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次交流研讨会上,思明校区初三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代表对现阶段的班级成长树推进进行了细致的分享。
初三(6)班学生代表陈冠铮同学特别感言:他的堂妹在厦门五中就读,早就听堂妹说起五中的班级“部落共同体”的创建,陈冠铮同学很羡慕!没想到新校长、新学期,咱们科技中学也开始实施了,特别的激动!他认为,通过成长树见证努力、见证成长、见证成功,同时这棵成长树也是“智慧树”、“合力树”,做到能者引领、取长补短,在成长中形成家校合力、部落合力。
初三(4)班学生代表游语轩同学,分享了班级成长树与部落共同体的推进举措。她认为,在注重部落合作的过程中也强调个性发展,人人都有参与感和自豪感,每个人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初三(2)班班主任苏丹老师围绕“成长树的萌发”,从学生成长记录、班级精神塑造、正向激励机制、家校联动促进四个方面对班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分享。通过学生制作部落名片和部落合影,设计班徽和每位学生的卡通头像,塑造班级精神;班徽作为班级文创产品的一部分,既能作为奖励,又具有纪念意义。每周的班会由当周值周的部落派代表进行点评,家长会上也由部落长对成员进行点评,增强学生的部落主人翁意识。她还由家委部落长牵头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图书漂流、班级美化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班级“部落共同体”建设中,加强家校联动。
初三(5)班班主任王宇欣老师介绍了有趣的部落名,部落名称由部落成员名字元素共同组成。在制度方面,每月给最佳部落颁发虚拟红包、免抄写券、小礼物券等有趣的小奖励。部落长及时分享心得,成长树见证着每位同学在中考倒计时日子里的努力与拼搏。
初三(1)班班主任叶安琪老师,从班级部落成员的分层构成、各学科的部落共同体推进方面介绍了班级的管理经验。部落成员通过分层和搭配,共同制定部落名、座位、公约、卫生值日计划、奖惩方案,按照学科走向进行执行,将成长树的量化划分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
初三(8)班班主任王菲老师将成长树活动命名为“百日拼搏,铁树开花”。以作业完成为评价依据的“勤奋之花”,以学科拓展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智慧之花”,以体锻为评价依据的“健康之花”,以突破自我为目标的“奇迹之花”,百花齐放下让八班更加全面和卓越,让“铁树”成为一棵有灵魂的树。
初三(7)班班主任李章老师的部落经营理念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组建原则根据学生的成绩、心理、性格、兴趣等方面尽量互补来划分,以便促进部落内合作与部落间公平竞争,部落激励注重“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双轨推进和调整。
初三(3)班班主任沈添松老师将成长树分为树叶、花朵和果实,制定了详细的“部落共同体”量化考评制度,将日常行为习惯和学科阶段性测试结合,特别是对进步的部落及时鼓励,学生每天的进步都为这棵成长树添新绿、增花果。
本次“成长树推进交流研讨会”作为“部落共同体”建设的一部分,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在经验交流中博采众长、有所体悟,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和建设更是持续的推动,同时也是教师部落共同体的构建和推进。
这棵成长树,将会在日后枝繁叶茂,为科技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撑开一扇绿荫。
供稿:德育处
撰文:苏丹
图片:钟小婷
审稿:陈爱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