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42899.html
在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利民村有一处静谧的地方,依山傍水、草木葱茏,四周有菜地、有鱼塘,还有果树,布局其中的是一座青砖古瓦的院落,里面住着一群有“故事”的人,“他们”都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吸毒史。
“以生命影响生命、用同伴唤醒同伴”。这里就是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一个改写“故事”,改变人生,续写传奇的地方。
在这里,续写上下同心团队戒毒新故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毒品泛滥的客观实际,作出了加强禁毒工作的战略决策。
攻克毒品戒治难题,将社会负能量转变为正能量,是衡阳市委、市政府响应中央、省委号召,坚决打赢禁毒攻坚战的现实需要。
年9月,胡新刚在全国成立了首个以“同伴教育”为主题、“过来人”当法人代表的禁毒劝戒公益组织,迄今没有第二家。年6月,在市委书记、市禁毒委第一主任邓群策的关心帮助下,胡新刚在衡阳最高学府南华大学边上申办了全省唯一一个禁毒宣传岗亭。
学校班级管理是最早、最成熟的同伴教育。年8月,衡阳市、石鼓区两级共建,依托胡新刚同伴戒毒团队,在全国率先试办同伴戒毒康复学校,规模化帮助同伴戒除毒瘾,学生免费入学。石鼓区角山镇村民杨衡明双目失明,默默支持胡新刚10余年,无偿提供平方米花园式校舍,杭州塞翁思科技有限公司自愿捐赠万元现金设备,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复所免费提供教学管理指导。
设立同伴戒毒康复学校,在全国是第一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市、区领导朱健、杨龙金、胡志文、颜和平、谢海蓉等密集调研,衡阳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石鼓区委、区政府多次调度解决实际问题,市禁毒、人社、民政、教育等部门大力支持。年5月12日,湖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杨琪君参加揭牌仪式,对学校建设与管理给予高度评价。
“我从来没有被抓获,但因为吸毒,妻子走了,家散了,为了戒毒,医院和场所,甚至出市、跨省,花费了数十万元,而这里是唯一一个能让我真正静下来,沉下去戒毒的地方。”今年51岁的“学生”阿平,有着20年的传统毒品吸食史,去年年底来到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学校。
阿平毫不忌讳地称自己的过去是“魔鬼”,一个样子看起来像“魔鬼”,也曾经过着“魔鬼”般生活的人。6个月的“学习”,他改变了模样,也变换了心境。
“还有半个月就要毕业,就要重新开启新人生了。”阿平说着,眼里放着光。
一个看似普通的地方,却给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了一个安抚心灵的港湾,一个给错位人生重新赋予光芒的站点。
在这里,“过来人”以身传教学校运用戒治与教育相结合做法,对自愿戒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集中教育、集中戒治,通过普及禁毒知识、传授劳动技能,帮助吸毒人员树立戒毒正念、坚定戒毒信心、矫正不良习惯、融入社会大家庭。
校长胡新刚介绍,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学校相较于其他戒毒场所,最大的优势是,平等以待,采取“自主成长+同伴教育+科技戒毒”三合一模式,让他们自愿、主动、有尊严地戒毒。
强大的戒毒意愿是戒绝毒品的先决条件,来这里戒毒不收费,但必须进行“心灵大洗澡”、签订服务管理协议,并根据吸毒者的过往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这里,帮助别人戒毒的主要是昔日“瘾君子”。胡新刚就是曾沉沦毒海20年、如今公众眼里的禁毒“明星”。他说:“没有戒过毒的人很难懂得吸毒者的想法,没有人比我们更能理解吸毒者、更能帮助他们。”
目前学校有同伴辅导员5名,个个都是吸毒20年以上、戒毒10年以上的“怪人”,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以身传教。“我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成功例子,我们来帮助吸毒者,他们戒毒的信心也大大增加。”
胡新刚介绍,学校实行全封闭式安全管理和“小班制”教学,帮助戒毒人员斩断一切诱因,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告别曾经的“朋友圈”。
除此之外,投入百万元的科学技术设备为戒毒人员“神助攻”,VR毒瘾评估矫正、个性化运动戒毒智能管理、防复吸脑功能训练等,全方位涵盖了戒毒矫治、戒毒康复、戒毒防复吸等戒毒全流程。
作为“过来人”,胡新刚太清楚“真正意义上的戒毒”有多难,“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希望。”“毒难戒,但一定能戒。”
在这里,多彩生活轮番上演“戒毒不只是戒除毒品,更是戒除一种生活方式,自我重塑,与自己的性格缺陷、不良习性挥手作别。”
6月的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学校旁边的菜地里,胡新刚带领“学生”正在上劳动实践课,他们或松土,或拔草,一棵棵辣椒苗在他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通过集体劳动和轮流做饭、搞卫生,改变了“学生”原来的生活轨迹,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这只是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学校“花样”课程中的一方面。
健身课上,随着节拍响起,戒毒人员站成整齐的方阵,和着拍子做起“康复健心操”,伸展、转体、踢腿……每个动作都有模有样。一整套体操做罢,戒毒人员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
在乐器房里,“学生”们通过志愿者教学和自己磨练,组成了一支拥有架子鼓、吉他和电鼓的“豪华乐队”。在默契的配合中,一首动听的歌曲演绎得酣畅淋漓。让人很难想象,演奏者曾是一群“瘾君子”。
而在充满正能量的习字、礼仪、法制教育课上,他们一收往常的“活跃”一面,端正地坐在课桌上,当起了“规矩”学生。
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都了不起。他们每天撰写戒毒日记,进行思想碰撞,精心呵护自己认领的希望和成长之树。他们也是追梦人。
在这里,他们走出去开启新生活“自己有决心、家庭有耐心、社会有爱心、政府有关心,我行、你也行,你戒不了,我来帮你戒”。
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年8月试运营以来,学校已经成功帮助24名戒毒人员从这里“毕业”,其中有2人重新组建了幸福的家庭,有15名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尘封的书。
“我参过军,20岁那年,为了女朋友,走上不归路,既贩毒又吸毒,还因吸毒出现严重幻听,生不如死。那时的我就是一个让人嫌弃的人,如同‘过街老鼠’。”当阿波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故事时,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位青年男子有过长达13年的吸毒史。
今年34岁的阿波,身体壮实、一脸阳光,除了手上和脖子上两道深深的疤痕,再无半点与“瘾君子”有联系的痕迹。
阿波说,在最难捱的日子里,他只想死,这两道疤痕就是曾经吸毒致幻时,自己割的。年5月,他邀约省外毒友结伙自焚未果,在爬上某省会30层顶楼准备跳下时,终因自己恐高在最后1秒抱下同伴的腿。也因为自杀住院,他见到了胡新刚。
“在我不相信任何人的时候,是他讲述自己故事时的眼泪触动了我,我决定死马当活马医,相信他一次。”也就这一次,阿波随着胡新刚在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学校找到了生的希望。
在学校开展的敬老院志愿活动中,阿波给老人送去热心服务,老人的笑脸,让阿波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意义。而当阿波见到胡新刚一家温馨幸福的生活时,他突然发现,原来戒毒后,一样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在那之后的“学习”中,阿波慢慢重拾信心,找回了自己。
阿波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年多。如今的阿波已经是一位快递小哥,每天骑着电动车穿梭大街小巷,月收入近五千,就是因为曾经吸毒记忆力差了很多。闲暇时,他常回学校看看,为“老同学”打打气,跟新同学讲讲自己的故事。
阿健是一个有着30余年吸毒史的“瘾者”,长期的毒品滥用让他双手致残,没有工作,也没有亲人。
他和同伴们一起读书、碰撞,开拓了他曾经破败荒芜的精神世界;和同伴们一起健身、劳动,让他找回了似曾相识的尊严和价值。
铁树开花,学校必将迎来光明未来“6.26”前夕,衡阳市第一期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集中培训在这里开班了。这是衡阳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要求,探索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学校现在的“学生”还不是很多,但他们是“种子”,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迷途人”在这里改变,从这里出发,必将为破解毒品戒治这个难题提供“衡阳方案”,贡献“衡阳力量”。
今年国际禁毒日的这一天,同伴戒毒康复学校院子里的铁树竟然开花了!
大家说,这是大自然的语言,“铁树能开花、毒一定能戒”,喻示着衡阳禁毒工作和戒毒康复学校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衡阳市长首次接受禁毒工作专访视频完整版出来了
“不忘初心,强国也有我们”石鼓社工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中国禁毒网》播放胡新刚戒毒历程:母爱唤醒吸毒20年瘾君子重生回归
转自:湖南禁毒
编辑:贺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